加载中…
个人资料
潜水鸳鸯
潜水鸳鸯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663
  • 关注人气: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地铁站台上的音乐家

(2006-10-25 14:27:48)

艺术要走进群众,这一观点中外皆同。 然而,在欧美表现的比较具体到位。比如很多公共场合如街头,码头,图书馆,地铁站等等都开放给艺术家表演。往往游客多的地方,表演也越多。我在纽约曾经生活多年,最值得回忆之一的就是地铁里的音乐家。每每下班进到地铁,老远就听到有音乐飘出来。疲惫思乡之情顿时得到舒解。纽约,作为全球各种族裔聚居之地,也云集了很多在本国赫赫有名,到纽约重闯天下的艺术家。其实,有很多艺术家 并不只是为了一些额外的收入才到地铁里表演的,更多的是为了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希望被唱片公司的“星探”发现。我就亲眼看到一位女士把自己的名片交给一对吉他弹唱的墨西哥男子。也甚至有些人纯粹把这当作是一种生活方式,毕竟音乐家是需要听众的,地铁站的人流正好提供了足够的互动群体。一个地铁站有时有三四个方位同时有不同音乐家或组合在表演;可以想象一下,在熙熙攘攘人来人往的地铁站台,在有节奏的地铁进站出站的隆隆声中,有比一曲苍凉的歌曲更能体现“生活就是艺术“这一观点的吗?

在上海,音乐好像被锁进了酒吧,音乐厅,艺术馆。公共场所鲜见有好的音乐表演。地铁的管理条例中规定不许乞讨卖唱。   这一规定在执行的时候大概被扩展到地铁站台以至于整个地铁通道。整个上海四十多个车站,我只见过一两次有歌手站在地铁的入口演唱的。现在的管理人员可能会说:地铁已经够挤了,放开管制,岂不更加拥挤?那为了更加宽敞起见,是不是也要把站台上的报摊,售货机也取消呢?如果生理需要重要的话,那么精神文化需要不也同样重要吗?

在驻足候车的时候,有个声音能响起,扣动你的心弦,让你思乡,让你怀旧,让你想念远方的亲人,有什么比这个时刻更难忘的呢?你会忍不住去找音乐的源头。他可能是年轻人,也可能是个老人,他可能来自云南,也可能来自青藏高原。这个时刻,音乐沟通了你我生活在大都市里彼此陌生的人们。什么时候上海地铁里能响起笛子的清扬,洞箫的幽怨,二胡的沧桑,我们才能说我们的艺术真的走进了群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