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清早司机把我送到火车站,我连同昨天的费用给了他500卢比,这下他开心了。因为昨天我给他300他还不满意。我的虚荣也得到满足,好像自己是个富比欧美的主儿。
车站简陋不必再提,横七竖八躺着一些人。过天桥,到我的站台等车,还没到点,列车员往每节车厢上贴电脑打印出来的名单,原来印度的火车车票是采用实名制的。这样有什么好处?是不是就没了黄牛?虽然买的是上上等车厢,还是很破落。这四个小时多亏了有空调,否则味道是难受的。窗外一派非洲草原的景色。稀稀疏疏的树木点缀在枯黄色的草原上。我身边坐着的老头在铁道线上工作,到德里去看她女儿。说他儿子挣1000美金一个月,做电脑生意。他女儿工作三年,一个月可以拿到300美金,他很为儿女感到骄傲。他说印度的贫穷都是国内好吃懒做的穆斯林造成的。这个逻辑有问题,因为穆斯林毕竟是少数。
本来想像德里火车站应该比较像样,至少有地铁相连。到了之后,除了到处是车和人以及灰尘噪音以外,连个屁都没有。坐上小三轮,到地铁站,买票很便宜到Connaught Place.进站时居然还要安检,印度看来不太平,没有安全感。德里有三条线,感觉跟上海的地铁差不多,刹车时发出刺耳尖叫,仿佛以壮声威。到了啃脑,好像没有想象的热闹,原来是周日的缘故,后来听当地人说,玩德里最好是周末,人少车少,否则大部分时间都浪费在路上。
我饿了,转到肯德基吃点东西,有两个小伙子,看上去油油的,过来跟我搭腔,自称要交朋友。我说你要是提供导游服务,就找别人吧。我是开导游学校的。后来发现,这样来打腔的很多,多半是套近乎,想做老外的导游,所谓Escort。 在地摊上买了印度地图。又转到一家织品店,好像有点品位。坐下来,仔细研究,又给家长买了两条披肩。爱情和金钱还是成一定正相关的。下面该怎么走呢?本来想找个行李寄存的地方,然后轻松开玩,到处都找不到像 南京火车站那样的自助式的寄存设备,德里还不是个visitor-friendly的城市啊。拽着行李,顺着从网上下载的指南,我找到一个热闹之所-购物天堂Janpath。我给自己淘了一本书,Thomas Friedman 的The World Is Flat. 3 美元,盗版的。到了两点了,我找到了政府经营的旅游者中心求助。Visitor’s Info Center.老头大胖子,跑上了也是扬言有个中国朋友做生意云云。然后摊开一张地图给我一一介绍,然后报了个价格我要四十美元。我说二十美元最多了,没有空调的车没问题。付款之后,司机来了,裹头的大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