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仁:年前的房价下跌一定是个不争的事实
姜仁地产机构《姜仁地产观察》 姜仁
9月24日早间短信新闻《每经报道》告知,9月上半月北京楼市首现量价同跌,业内分析中介数量或将减少。
事实上,今年的房地产走势基本已经显现,现在的量价起跌不是偶然。我们先看一下数据分析:
最近一周(9月14日至9月20日)的北京房市走势反映看出,新房源入市1569套,商品住宅期房签约跌破2000套(仅1962),现房签约615套环比降6.39%。
我们常说“量变引起质变”,近几天的房价下跌,最能说明这一点。早在2007年底到08年初的上半年,房产交易量的锐减持续,已将房价从高高的“悬崖”拉了回来,在此下降的过程中,一切不是那么顺利。经济危机、金融风暴、经济低迷、就业减少、外贸锐减、内需拉动潜力不足等等大势所为,房地产综合偏于市场威胁,出现了整个国民都叫好的量价起跌的局面,但事实上,在经济重塑复苏的大背景下,政策的“隐形推动”再次证明房地产的“第二个春天”不是很明朗,比以前的房地产更加艰难与无奈,因为受其影响的复杂因素更多、涉及面上的因素更宽、政策“组合拳”的“后延效应”等等,都将证明房地产的市场发展,更趋复杂化,更趋理性化,也更接近纯市场化。
从供求关系而言,近几天的房价下跌也是有根所寻的。自去年下半年,市场出现成交量、价格起跌的局面后,一些上市的房产和未上市的房产数量急剧下降,春节后,刚性需求的短暂释放,再次将房地产推向了高潮顶峰,于是新一轮的房价“短时上涨”风靡全国,一二线城市房价平均上涨3000——4000元/平方米,就连在县域城市里,也出现了上涨200——400元/平方米不等的价格上浮,你能不说这是一次“报复反弹”吗!当然,失去平衡后的市场,终将会更加回归市场的平衡。恰恰相反的是,在清明“小阳春”后,所有开发商和投资商都看到了市场的潜质所在,加上“地王”的频频出现,更加助涨了投资商、开发商们的信心,于是市场放量再次加大,“一哄而上”的市场供给,再次将房地产“价格战”推向了市场前沿,一方面是市场的“有价无市”,一方面是市场再度供给,“价格战”上演愈来愈烈,直接造成的后果就是成交量的再度下跌,持续的下跌行为,就肯定会引起价格的下跌,这是“铁律”。
纵观市场风云,房价的虚高和成交量的锐减,供给的大肆无度销控,引起年底前的房价下跌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然,大幅还是小幅,还要看市场的反应程度,既然市场决定二者,我想理性一点的房市本身已经不重要了,因为房市理性的同时,也使得购房者与卖房者都有了心里“一杆秤”,靠的是大环境经济的支撑,自己经济收入,还有就是市场博弈平衡能力,这些唯独增加自己收入是自己主宰的,也是主观因素,其余的只是顺应和顺从,没有办法去改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