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姜仁:谁会成为楼市冬天的接盘人?

(2008-09-30 07:04:43)
标签:

姜仁楼市接盘

房产

分类: 房产政策

姜仁:谁会成为楼市冬天的接盘人?

     文/姜仁

    近日,曾经傲视全球的美国投行终于低下了高昂的头,让一直勤奋向前的中国民众看到了信心,对于中国的金融来说,既是面临全球经济问题挑战,又是全球金融市场发展或者是说调整机遇!
  摩根士丹利的中国地产基金部,自2008年年初以来一直在裁员。其内部人士称:“裁员、卖楼是我们今年的主要工作。”不仅仅是大摩,美国国际集团(AIG)、雷曼兄弟,他们在中国的机构,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卖掉手中的项目。

雷曼兄弟倒下,再次带来金融安全危机,于是牵动各国元首纷纷举措,维护金融稳定,揭起世界金融中心重塑大幕,成为全球新一轮金融、经济发展的新看点。
  市场,有人卖,就得有人买,那么“谁会成为接盘人呢?”,近日于大家共同分析,展望楼市精彩:
外资基金:有财力无政策
  美国投行纷纷倒下时,日本人成了白衣骑士。
  9月22日,日本最大银行集团三菱UFJ金融集团宣布,收购大摩20%股份。同日,野村证券竞购雷曼兄弟亚洲(包括日本、澳大利亚)业务。之前的7、8月份,日本人已经收购了美国保险集团费城统一控股公司,以及美国加州联合银行。野村证券收购雷曼兄弟亚洲的业务,也就是说野村证券已经是雷曼兄弟在中国的房地产项目的新主人,未来这些项目何去何从,将要听从野村证券的安排。
  事实上,尽管美国金融风暴愈演愈烈,但是欧洲所受的影响并不大,在美国宣布救市时,其他七国财长却发布声明不救市。从基金角度来说也是如此。某欧洲地产基金公司的人士对记者说:“我们受影响,但是并不会太受影响。我们的投资主要是长期投资,大摩他们的地产项目,找我们谈过,我们不着急买。现在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极好的砍价时机。”
  事实上,根据基金操作流程,当一个基金募集好资金、承诺了年回报率之后,一定要出手投资,否则资金闲置的成本会很高。既然很多欧洲基金已经决定来中国投资地产,他们是一定要收购项目,目前的市场,只是让他们更谨慎了一些。
  美国人抛出的中国地产项目,正是欧洲人希望收购的项目,可能成为问题的是价格。关于价格,这些基金与抛出者存在巨大的分歧。
  另外一个可能的障碍是中国的政策。但上海盛势投资有限公司总裁简宏洲对记者说:“对这几个机构的抛盘,限外政策不是障碍,可以海外支付资金,国内收购。”
  面对近期全球金融动荡的局面,德勤最近一项调查显示,私募股权(PE)投资机构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发展前景仍然充满信心,由于IPO市场偏软及债务融资收紧,导致PE市场相对吸引股权预期投资活动将会增加。
  但正如德勤中国私募股权服务主管合伙人古博(Chris Cooper)所说,“法规监管被视为中国PE投资机构发展所面临的最大挑战。监管机构近期颁布的一些行政措施及立法规定,表明有意短期收紧和控制外来投资。故此,PE投资机构自然渴求一些有助开放市场的监管法规出台以及交易审批规定相关的修订。”
民间基金:有野心缺实力
  民间的私募机构,常常潜行在公众视野之外。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有很多实力颇为雄厚的机构。民间的私募机构能不能成为接盘者,也一直是业界关注的话题。
  来自浙江的某私募机构总经理郑先生对记者说:“我们其实也可以收购这些外资机构抛下的楼盘,不过,价格是问题。这些楼,一般位置比较好,价格也比较高。我们这种机构,一来资金有限,如果把全部资金押到一个楼盘上,那么风险就太高了;二来我们的管理经验也不足。所以我们会考虑去收购,但是不会收购太多。”
  这也是当前本土私募机构的主流心态——对大摩等机构抛出的地产项目,心向往之,但能力有限。
  不过,郑先生也说,他身边的朋友,很多都在研究房地产,希望能进入房地产投资领域。“现在房价下跌,但感觉市场不会崩溃,调整只是暂时的,尽管风险比较高,还是有投资价值,现在可能是最好的投资时机。”
  但是由于在民营机构融资给开发商这件事上,已经有了太多失败的例子,更多的民间机构选择暂停投资。
  同样是私募投资机构负责人的童先生说:“现在最好的投资就是不投资,不投资花不了多少钱,投资失败损失就很厉害。所以我现在规定,公司每天下午下班前,集体学英语,专门请了老师来教,因为没什么事可做,不如好好学习,等机会。”
  童先生这样做,也是因为雷曼兄弟的倒下对他产生极大的冲击,实实在在的冲击。他的公司原本和雷曼兄弟谈好要合作投资一个公司,雷曼兄弟出大头,大约5000万美元,童先生的公司跟投几千万元人民币。正准备签约的时候,雷曼兄弟突然倒下,让他心惊肉跳,“如果签约了,我的几千万现在就不知道在哪里了。”

房企自控:将成为楼市接盘主流

    在目前看来,没有很好的接盘高手,也没有晕忽的投资阔佬,再有钱的也选择了谨慎。当“远水止不了近渴”时,“近水又解决不了口干舌燥”时,自力更生,克服发展似乎应该成为主流。一个市场的发展,需要的时良好的市场氛围和可持续发展的优惠政策,再迷茫的市场发展中,必要的政策调整,审视调整成为公认的市场激活的原动力。所以,再目前的中国,或许房地产企业的自我市场控制与发展,才是拯救自己乃至世界的中坚力量。同样,房企自控,也就可能成为了楼市接盘的中流砥柱。

    谁会成为楼市冬天的接盘人呢?我们拭目以待!(部分转载中国经营报)

 

欢迎继续关注姜仁BLOG:http://blog.sina.com.cn/khsj

诚邀您加入“中国地产实战派”精英圈:http://blog.sina.com.cn/khsj,希望链接成为资深圈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