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姜仁房市房价大话地产走势实战派 |
分类: 地产讲堂 |
房市总体看好,房价依然走高(上)
【杨雪】借着“地产实战派”成立一周年的机会,接下来是我们的中国房地产走势分析论坛。这几年房地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引擎,房地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目前我国大中城市的房地产市场普遍存在着过热的现象,07年国家不断推出的降温措施和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房地产的发展,使得局部过热的现象有了一定的控制,尤其是近期深圳的房地产交易创出了新低。在经历了上半年崩盘的上涨之后,深圳房地产也经历了下跌,上海的房地产市场也有一些问题,包括明升暗降,还有各个房地产中介的挂牌交易量的回升。10月份北京期房的交易量比9月份少了很多,成交量虽然有一些增长但也低于预期。
姜仁:房市有泡沫,但是并不急迫
【主持人
【主持人
【主持人
【楚芸】我很肤浅的谈一下,因为我一直认为中国整个房地产业缺乏理论,因为搞房地产的理论是很苍白的。比如说我原来还想把营销理论的一些正规理论用到房地产营销代理,但是还不如人家的一句话。比如说01年到03年你只要会做就可以卖房,03年到05年8月份只要傻子可以卖房子。我觉得根子就是缺乏理论,没有人研究出真正的理论来。我原来是学财会的,财会里面有一个现在现金富有量的概念,三角债就是停顿的现金富有量。但是如果是两三个月的话,这个是有用的。我把这个概念扩展到中国的楼市来用,他产生泡沫实际上就是一个浮游周期。现在当房地产主流开发商全部是以资金为主要的,他的资金实力是非常雄厚的,比如说我背后有一个上市公司来支撑我的项目。你无论怎么样紧缩,怎么样控制他,他也不愁卖房子的,他资金的回笼是不用依靠这个房子的销售。
【楚芸】第二个泡沫的理由就是垄断,一般来说我们是说开发商身份的垄断,我觉得这个是次要的垄断,更主要的垄断是品牌垄断跟产业划分。品牌垄断像中介机构21世纪在武汉就说我手续费不超过1%,在大家都收2%、3%手续费的时候他这个就是一个品牌。这时候21世纪就经营的很好,小中介就死掉了。
陈云峰:房地产到了十字路口,开发商和购房者都需理性
【陈云峰】我一直是在一线做房地产的销售工作,这两年卖了一万多套房子,而且国美企业的定位,是在房地产行业不去谋取暴利,而是遵循市场规律尽快的使房子销售,尽快的回笼资金。在这个方面既可以使企业迅速获得发展上的血液,就是资金。另一方面也规避了由于政策和市场的变动,给我们企业带来发展潜在的风险。我们这两个楼盘现在基本上是结束了,相比我们周边的楼盘到现在来说是少赚了不少钱,但是我们公司的管理者和经营者都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确实现在对于房地产的发展,我们感觉这当中有非理性的因素,就是有泡沫存在的。
【陈云峰】大概有几个数据,在05年的时候我们这样楼盘的均价是5千,到06年的时候基本上是到了1万块钱这种价格了。而到了今年像我们相邻的项目都已经超过了1.5万,我预计在08年大部分企业的楼盘会跨过2万块钱的门槛。房地产价格的上涨速度是非常快的,特别是在北京,这三年内都是阶梯式的发展。我估计包括我爱我家和中大恒基做二手房的买卖也可以感受到这一点。就是在这个大趋势使房地产开发商和购房者就不再理性了。所以我有这么几个观点。
【陈云峰】第一、购房需求当中有盲目的需求在增加。一、就是由于中国城市化带来外地人员的购房比例迅速增加。我们05年销售国美第一城持外地身份证的人是48%,到明天第一城已经突破了72%。我们这两个项目一万多套房子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现在在北京的房子已经是有72%的购房者,实际上是外地进京人员,包括已经在北京工作的白领。
【陈云峰】第二、是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应该说房地产开发商现在在北京,包括在全国各地这种国土局的招牌挂出地模式,对房地产开发商的压力是非常大的。大家不惜一切代价在抢地,我统计了去年跟今年北京拿地的开发商,应该说95%是这种上市的公司。而且拿地的价格几乎都超过标底价格的两倍。所以现在造成房地产开发商很不容易拿到地之后,他在心里上就会产生惜售的行为。这个时候开发商就开始绑架购房者,我就不讲价看你买不买。
【陈云峰】第三、房地产价格是一个敏感的因素,确实这当中也有真实的房价增长的促动因素。比如说建筑成本的增加,我分析了一下房地产公司主要的成本。一、主要是土地的成本,这里面包括拆迁的成本。二、建设房地产人力的支出,就是一些农民工,支付这些费用是远远排在第二位的。三、就是钢筋混凝土,这种纯采购性的大幅度的原材料。四、电力和市政道路上的投入是非常大的。五、是税费,国家现在给房地产行业的税是预提,不用等你买我就先按比例提走,然后等结算的时候多退少补。我觉得这些都促进了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包括北京市政方面的投入,我们现在做楼盘销售的,感觉到只要你这个楼盘通地铁了,只要你这个楼盘旁边通了一条新的马路,只要你这个楼盘旁边有一个新的公园、好的学校,这个楼价上升都是非常迅速的。
【陈云峰】第四、我是提醒各位房地产开发商,我们要理性。对于目前房地产的这种不用销售,在北京06、07年房地产是不用销售的,所有的开发项目都是买房的10倍于你房子的数量。营销总监们不是在做广告,而是在屋里关门处理条子,看哪个关系硬就给谁。但是我感觉这种情况是不会长久的,第一个市场上,现在北京已经过了1.5万的门槛,对购买力是一个很大的需求,老百姓即使是投资的也要算一算。另外我们算一个简单的帐,现在北京房地产市场你投资的出租,刚才姜总提到租售比的概念,已经不划算了。
【陈云峰】最后我感觉咱们的股市经过前两周从6千点回落到5千点,包括好多老百姓津津乐道的投资基金。不光是稳赚没赔,如果你去年投资基金的话到今年一般都翻两倍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股市都从6千点回落到5千点,还有人认为会回落到4500点左右,但是即使这样也比前两年高很多。我认为房子现在肯定要进入一个盘整的阶段,现在还没有下降的趋势,确实还有投资性需求、真实需求和盲目需求被扩大的部分。但是我觉得在房地产的投资购房者要谨慎、开发商要谨慎,国家肯定会不断出台新的政策。综合以上各点我觉得房地产现在是到了一个十字路口,必须要调整的。
【蔡义鸿】目前我们了解到一个数据,就是我们每年城市化率高于世界的平均水平,大概是以2.5%的平均速度在发展。据统计每一个百分点要造成一千万农村户口的转移,刚才陈总谈到明天第一城72%的人是外地人,这就是城市化的有力佐证。在中国来讲全国的城市化率大概是43.9%,与发达国家差距大概是80%的差距,我们还有三四十个百分点的差距。现在日本、美国、欧洲城市化率是80%左右,北京、上海、深圳这些发达城市已经与这些发达城市差不多了。
【蔡义鸿】另外就是关于性价比的问题,我觉得更多的开发商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希望开发商在社会责任感方面更加重视一些。因为开发商口碑前几年不是太好,今年好一点,就是看能不能更多的回报社会。因为房地产市场的进程就为开发商创造了利润,这个利润是有一些群体付出了代价的,国家是付出代价了,开发商这些企业们应该回馈社会。我觉得应该在这方面为社会多做一些贡献,多尽一些责任,盖一个性价比最好的房子。我认为性价比好的房子也是好卖的,今后的房地产市场也应该是走性价比的道路,对那些光说概念、光炒包装是没有用的,因为房子是一个最大的商品,性价比是很重要的。我就先讲这么多。
吕世杰:单靠市场调节,房价不可能下降。
【吕世杰】这个话题今年下半年的时候,发表了一篇文章是关于泡沫问题的一个认识。我对这个是这么认为的,在我国局部地区出现了泡沫现象,而且已经到了将要破裂的程度。但北京还不能算是泡沫,虽然房价这么高,包括我所调查过的几个大城市,像上海、南京、武汉、乌鲁木齐、包头、郑州、太原。整体来说按照今年10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来看,10月份商品房价格同比增长比上个月提高了0.6个百分点,10月份达到了9 .5%,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
如果要是预测北京地区的房价问题,我个人认为在近5年内房地产不会倒,但是升高的幅度会被大大的扼制。因为北京销售的渠道、购买的层次,还有大量的外地人口涌进北京,还有就是大量的为下一辈购买房产,这是使得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原因。另外就是二手房价格一直没有放到市场上去,也是造成新房价格上涨的原因。
【吕世杰】光是想靠调空房价是不可能降的,因为想到北京安家的人太多了。就拿我住的那个小区来说,我们小区绝大部分是外地人口,应该说是达到了80%。总共是1200多套房子,外地人口要占到八九百套左右。真正的北京人购买量、购买力比较低、比较弱。所以北京的房价不存在泡沫的问题,如果有效的控制北京的房价,单靠市场调节是不行的。
【吕世杰】今天我去了一个河北的小城市,他的别墅价格跟北京价格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他就是利用北京市的价格来迅速的提高自己的价格。还有通县轻轨修通以后交通是相当便利了,他的房价上涨也是无法想象的。深圳今年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最主要的原因是炒房子造成的,深圳的房地产企业也很多,存量也不少,但是真正老百姓去买房子的时候他就告诉你没有房子了,所以无形中就提高了房价。另外还有一个现象是一些投机者,像山西省的这些煤老板、温州购房团都联手囤积房源,不次于房地产开发商本身囤积房源的量。他把本身可以走向市场的房子囤积起来不卖,就形成了好象房地产供不应求的现象,但是事实上它本来就是供不应求的这种状态。所以要想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是综合治理,政府要拿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开发商也应该像蔡总说的那样,负起社会责任来,不要做为富不仁的事情。你该有的利润要拿去,你不要说我捂盘惜售等着价格涨起来再买,这会造成社会对房地产企业的仇视,对政府的发展不好,对社会的信誉度也会大大的降低。
(庆贺“中国地产实战派”圈子成立一周年理财系列精彩文章)
“本文参加新浪房产&堂堂网博文竞选活动”
特别提示,实战派更多精彩尽在:
更多精彩,尽在姜仁博客:http://blog.sina.com.cn/khsj
中国地产实战派,期待你的精彩:http://q.blog.sina.com.cn/kh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