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专著创作 |
房价要平抑,政府需松绑
编者按:“扯不断,理还乱”,房地产业重负重重。从近三年的房地产业来看,中国的房地产业经历了多次的政策洗礼后,各种政策的大棒全部砸向了房地产业。迫使开发商只好想办法来应对各种宏观调控的政策走向,如果开发商不去应对各种政令,那它很难去生存,这就造成了开发商不会偷税的,开始学如何辟税了,本来不懂钻政策的空子,也开始寻找机会了,笔者用一句不大恰当的比喻来形容当今的开发商,那就是已经到了“逼良为娼”的状态了。因为国家既要控制土地供应总量,又要提高地价,现在又要搞税务清算,为了给老百姓有所交待,同时又要控制房价,开发商还必须要降低利润来平抑房价。
一、平抑房价,不是“紧箍”房地产业
平抑房价,总体来说是好的。但忽视了一点,就是为了平抑房价而“紧箍”了行业。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的宏观政策,根本出发点是好的,但缺乏了整体理性的宏观思考,只是出现什么问题而进行解决什么问题的一种机械做法,而忽略了对行业的整体影响。这是不可取的,也是很被动的。什么能证明这一点呢?宏观政策的“夭折论”及“无效性”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二、造成房价上涨的因素到底有哪些?
综观当今楼市动态,房价问题是最敏感的话题,房地产行业的专家、经济学家、政府智囊团、开发商、消费者等,各自观点不一,争论不休,最终因构建“和谐”社会,稳定压到一切,导致了政府不得不采用行政手段进行“杀鸡取卵”。
下面我们用平常心来对目前市场需求动态做以分折,首先我们来看看市埸上商品物价上涨因素主要包括那些:
1、(政策倾向)受政府政策导向的影响,容易造成价挌上涨;
2、(供求关系)商品供应紧缺而造成价格上涨;
3、(市场因素)因各种原材料涨价,导致商品成本提高,迫使商品涨价。
三、房价上涨属于什么问题?
请看我们的房价持续上扬、到底属于哪一个问题?
A、如果我们的政府在控制投资规模的基础上,适当的放开土地的供应量,并采取措施,严历打击土地的转买和屯地行为,加大对这二种扰乱市场的行为给予严力的处罚手段,使我们的房屋供应总量满足市场需求。请问:商品剩余时代的价挌能上扬吗?
B、如果政府能够在管理上积极规范市场,引导市场,控制好商品房的结构问题,产品供给总量提升,满足了市场需求,房价自然回落。房价还能涨价吗?
C、如果我们的政府职能部门,能够真正的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更多的去以“三个代表”来为老百姓谋福祉,那我们就不应该在目前房价高位的基础上再去“推波助澜”,而应大胆的以市场经济手段来规范市场,严厉打击炒买地、转买地、屯积地的恶劣行为,使我们房地产市场的政府管理行为,真正做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积极给房地产业松绑。
四、“紧箍咒”下房地产业将会步入歧途
如果“紧箍咒”下房地产业不进行理性地调整,任其畸形发展,将会激化供求关系、贫富悬殊拉大、造成行业乃至社会不稳定。提高中小户型的市场供应总量、市场需求得到满足后,房价自然会降到市场的认知价。同时也能使更多的大众消费群体的购房梦得以实现,目前、从现象上看,商品房供大于求,全国商品房总体销售走势在回落。但从实质上看,销售不畅者多为高端产品或大户型产品,而真正的中低端产品,尤其是小户型产品求大于供,根本没有满足市场需求,所以这一深层次的结构性问题不改变,只能是房地产市场造成恶性循环,如果不慎 ,房地产业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步入中国教育改革失败的后尘为时不远。
五、房价平抑,政府应“松绑”
房价平抑,政府应“松绑”。主要进行一下方面:1、扩大目前市场急需住房供需矛盾;2、理性积极推动行业发展;3、培育市场竞争优势,制定健康运营体系;4、取消垄断的供应体制,实行市场多样化;5、制度的完善还应加强,但实施要“游刃有余”;6、鼓励积极居住思想,顺应大势所趋。
六、宏观调控后的“各自为政”的担忧
几轮宏观调控后的“寂静”,社会的压力迫使地方政府“积极”出台适合自己的“地方政策”,现在看来好象是正确的或者是别无选择的,但从长远来看,又是新的“造孽”的开始。因为政府没有宏观调控整体具体思路和对地方政府的受限要求,容易出现全国“各自为政”的局面,对房地产业的整体发展并不是很有利,让大家担忧。
欢迎关注姜仁BLOG:http://blog.sina.com.cn/m/khsj
欢迎加入“中国地产实战派”:http://circle.blog.sina.com.cn/g/kh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