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以“前营销”打造房地产品牌(上)

(2006-11-13 07:53:55)

浅谈以前营销打造房地产品牌(上)

—— 姜琳先生在中国房地产企业家高峰论坛的演讲

 

前营销是房地产开发的龙头。1995年以来,全国各城市房地产闲置率一直在30-40%之间徘徊,现实压力使广大房地产企业认识到房地产竞争很激烈,粗放型经营已经不行了。房地产企业要想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了解市场,熟知市场,实施重心前移的市场定位。这时,国内不少房地产企业,尤其是从事地产代理的企业,纷纷投入人力、物力,进行房地产营销策划问题研究。之后,全国大中城市相继展开房地产市场营销大战,群雄逐鹿品牌,使市场营销策划观念不断地融入到企业的经营方针中。实施前营销战略更成为诸多房地产开发企业打造自己品牌的势在必行之事。

前营销是房地产营销策划的最前端。房地产开发大致要经历如下阶段:1投资意向;2地块选择;3市场调查;4产品定位;5投资报酬分析;6投资决策;7方案设计;8建筑规划;9广告企划;10业务行销;11物业管理;12企业形象整体策划等,对前6个阶段进行的营销策划活动就是前营销。从房地产开发整个过程看,房地产的前营销与后期的推销工作相比,则处于整个营销策划的最前端。

前营销是房地产营销策划的重要环节。按照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营销策划要贯穿房地产开发经营的始终。前营销与后期的销售(推销)一样,都是房地产营销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当开发商有了投资意向后,通过对房地产市场的供求、软环境的调查与分析,以及对市场的定位,财务上的可行性分析等一系列前营销活动,最终作为投资决策。由于前营销最能体现发现愿望并满足他们营销的本质属性,因此,与房地产开发的后期推销工作相比,前营销还是房地产策划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没有前营销的介入,开发商就很难真正把握市场需求,其开发出来的商品房也无法顺利的销售,甚至带来商品房长时间闲置及资金积压的风险。

应该说明的两个问题:

第一,前营销不同于房地产开发的前期工作。如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指定辅导教材里,把房地产开发划分为房地产开发投资机会选择与决策、前期工作、建设阶段、租售阶段、物业管理等几个阶段,认为前期工作是在确定了具体开发地点与项目之后,在购买土地使用权和开发项目建设过程开始以前需要做的工作。由此可见,前营销是在前期工作之前进行的营销策划活动。

第二,前营销是在拿到地块之前进行的营销策划活动。洪建宁在《前营销--房地产开发制胜的密诀》一文论述房地产前营销的必要性时指出:大多数的开发商拿到地块后不去认真做市场调查工作,而是凭自己的感觉、老经验得出一些粗造的产品概念,他实际上把前营销看作是拿到地块之后进行的营销策划活动。笔者认为,前营销是在拿到地块之前,因为拿到地块表明投资者已经做出了投资的决策。其实,如果地产市场是规范的,拿到土地也应包括在前营销里。如当今使用权的招投标挂牌出让,土地使用的位置、面积、功能、容积率等等都已明白地告诉投资者,即便于给投资者作决策之用。至于拟应将项目的总体规划、建筑景观设计划分在内为宜的提法,是不妥的,这应是前期工作的内容。

前营销是房地产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实际上,上市时机的问题远不止楼花销售还是现房销售,而是一个如何入市的问题。即在什麽季节、什麽样的工程形象和什麽样的市场条件下开盘的问题。

行家认为:资金压力大的楼盘,只能被动进行楼花销售,以便回笼资金;对于新入行发展商或者楼盘市场定位是外销的,应尽量筹集资金,争取现房销售;对于定位特别,有新创意的楼盘,需要进行楼花销售。

前营销策划工作的误区与问题:在我国,1992年和1993年上半年房地产热带来的后果还没有完全消除,某些地方遗留的烂尾楼工程还未清理完毕的情况下,进入1998年之后,整个宏观经济环境又渐趋宽松,房地产又开始升温,2001年新一轮房地产热的争论与治理又拉开序幕。尤其是2002-2003年,房地产开发的各项指标增幅均在30%左右。据有关部门统计,2003年全国有1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房地产开发投资增幅超过50%35个大中城市中有10个城市投资增幅超过70%2005年保持在20%—30%,有的还高。房地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势必使房地产开发数量大大超过居民对住房的需求,房地产的空置率迅速上升。造成房地产投资盲目增长和空置率上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笔者认为,房地产开发商营销策划不力,尤其是前营销策划的极不到位是其主要的原因。

误区与问题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1、重后期推销,轻前期营销,本末倒置。

   尽管不少开发商都知道营销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的重要性,但却不知道什么是营销。甚至把营销等同于推销,常见的做法有如下几点:一是成立公司、立项目、选择图纸和广告宣传等工作几乎是同时进行;二是前期无任何营销策划,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直接做广告以便推销;三是征地手续的办理和项目可行性分析同时进行;四是开发前期虽有市场调研,但要么是全国范围的资料,本市资料不详,要么资料的获取缺乏可靠的依据,要么是可行性报告的承担者为了应付差事而做的一篇调查报告。总之,他们都不大重视前营销,从而耽误了房地产营销策划的最佳起步期。至于涉及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的形象策划大多都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即使有也是围绕某一开发项目或为销售某一产品不得不进行的一种活动。

2、热概念炒作,冷卖点研究,是非不明。

    近年来,不少房地产开发商,不去研究消费者卖点,而热衷于概念炒作,把房地产界炒作概念的风气炒得热乎,其中包括有绿色、环保、水景、生态、区位等概念,有知识、文化、科技、体育、网络和智能概念,还有欧陆风情、南美风光以及新加坡建设风格概念等不一而足。甚至有人说:卖房就是卖概念,以概念来制造卖点。更有甚者为了达到人家有的我也得有,不惜一切代价跟风,以致制造虚假广告,跨大其词,迷人眼球。这种现象表面上看是开发商缺乏诚信和道德,实际是营销策划失误所致。他们不是先找准市场需求,再根据市场需求开发设计产品,而是先有产品,再找想象中的目标人群,当产品找不到合适的目标人群后,就盲目的制造所谓卖点的想法,产生买卖双方观念的错位,使得许多开发商的营销策略和企划方案咋看起来很新颖,很有创意,但他们为此付出巨额的广告投入后只好在市场的洗礼中败下阵来。

3、信大师点子,轻楼房营销,主次失衡。

如前所述,房地产是不动产,带有非常浓郁的地域色彩,这就决定了它的市场需求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而每一个城市以及城市的不同区域,由于历史文脉、自然条件、民族风俗习惯、居民的文化素质和经济收入水平的不同,居民在住房需求上就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要求开发商无论在项目选择、商品房的建造上,还是在营销策划上,都要体现出产品及相关的服务应独具特色的个性,然而,不少开发商不从前营销的角度踏踏实实做起,而是追随时髦的营销理念,尤其是对外来的房地产营销大师过于迷信,他们动辄花巨资请大师名人来指点,这些外来的和尚经过走马观花式的调查,往往会提出最新的适合所有国家、所有城市的点子,这些点子给开发商营销策划理念以及产品开发、销售带来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

4、依赖经验立项目,缺乏规范科学分析。

众所周知,房地产开发不但受诸多法律、法规和政府有关政策及走向的约束,而且还受到许多不可预测的因素影响,这些约束和影响直接或间接地改变房地产开发的成本乃至决定项目的成败,这就要求开发商必须扎实地做好前期营销,在对市场供求、价格等进行调研分析外,还要对影响成本的可预见性和不可预见的因素及风险进行预测。但是,我们不少开发商不知投资现金流量分析为何物,对未来政策走势缺乏敏锐性,不做规范的项目可行性分析,往往依赖个人经验和感觉进行投资决策,这就难免使投资受益有所损失。(未完待续)

 

 

 

                                     姜琳

                             2006年11月10日于北京人民大会堂

 

文章推荐:房产调控失败的因素浅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