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初识巴菲特
中国人开始叫得上巴菲特这个名字 , 应该是 1997 年往后的事。但始于1996 年的一波大牛市行情 ,
却经常成为人们谈论巴菲特与中国股市关系的聊资 , 并认为是对那次上涨的重要解释。
此后,《巴菲特如是说》等专门介绍巴菲特的翻译书籍资料在国内露面 , 国内不少证券分析师开始引用这位 " 奥马哈圣人 "
说明市场上涨原动力来自何方。巴菲特、伯克夏以及他们持有的一些知名公司 , 逐渐为大家所熟悉 ,
而资料的丰富也使得一些职业投资人对巴菲特的投资思路、投资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多年来 ,
巴菲特被全球基金经理人奉若神明 , 即使在网络股高涨的那两年 ,
巴菲特也从来没有被任何一个理智的基金经理人所遗忘。在科技股泡沫被越吹越大的时候 ,
没有被冲昏头脑的基金经理们都会搬出巴菲特来,并说,“看 ,巴老并不看好科技股 , 我们也该因此而警惕才是。”
今年已 74
岁的巴菲特从十几岁就开始投资股票 , 师从美国证券投资之父格富厄姆 , 并将格雷厄姆的“价值投资理念” 发挥到极致 ,
形成了独树一帜的投资风格 , 身价从几千美元资本增长到今天的 323 亿美元 ,
个人财产位居世界第二。然而,尽管全球投资基金经理都将其视为投资楷模 , 但迄今能学其投资之道者寥寥。
如果你有幸能将资产交于巴菲特打理 , 那将受用无穷。有人曾经算过如果你在 1956
年交于巴菲特1万美元时至今,你可能赚回2.5亿美元,而且还是税后盈余。巴老拥有的控股公司伯克夏至今仍以每股 6.5
万美元左右高居纽约交易所榜首。而这一高得 " 离奇 " 的价格相对公司经营状况而言却非常贴切。正如巴老在2002
年年报中致股东的一封信所言“我们 2002 年的净收益为 61 亿美元 , 这使我们每股账面价值提高了 10.0% 。在过去的 38
年里 ( 也就是在现任管理层接管公司以来 ),每股账面价值已经由19美元涨至41727 美元 ,
平均每年增长率达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