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旧忆(随笔)一、索尼小彩电
(2025-09-08 08:08:49)| 分类: 故土旧忆 |
老物旧忆(随笔)
一、索尼小彩电
从大湘西到长沙城,我们先后搬了几次家,房子越搬越大,电视机更新换代尺寸加码,但是,一台14寸的索尼小彩电我们一直舍不得丢弃,直到现在,还搁在主臥室的电视柜一角,成了家里的一件老古董。
1986年,因为工作需要,我举家从麻阳搬迁长沙。临行前,老同学扬科长对我说,现在彩电不好买,你到长沙估计一时半会也找不到门路,我想办法给你弄一台。扬科长是企业的供销科长,关系广泛,说话算话。我估摸了一下自己的经济实力,提出了自己的想法:1500元左右(当时一年多的工资),进口彩电。
扬科长还真有门路,不久,他便为我家弄到了一张彩色电视机票,凭票,我们在县城买了一台日本产的原装彩电,大品牌:索尼,限于经济实力,选择了14寸的,花了1000多元(具体金额倒忘记了)。
企业的朋友做事好扎实,想到我们到长沙后,还要架没电视天线(那个年代可沒有网络电视信号),又给我弄来两根约两米长的钢管备用。到了长沙,我才发现,果真需要自架天线,太感谢我的老同事们。
当年,家有彩电的家庭并不多,为此,我们自我感觉良好,至少,孩子用不着去别人家蹭电视。后来,孩子要考中学、大学,看电视的时间一压再压,最后除了新闻联播30分钟雷打不动外,其他时间一律免看,电视机几乎成了家里的一个摆设。
2000年,我家喜迁新房,14寸的电视机往30平方米的大客厅一摆,完全不成比例。我和老婆一咬牙,倾其所有,跑到平和堂商场,抱回一台34寸东芝大彩电。锦上添花,新房大彩电,还有配套的卡拉OK,神奇得很,今非昔比,鸟枪换炮,一家老小乐开了花。
不过这些电器使用率很低,电视,我们两老口只看新闻加连续剧,卡拉OK,过年过节,孩子们回家才用用,新鲜劲一过,后来也少有人问津了。再后来,婆婆子发牢骚说,几个大音箱,占地方,还要搞卫生,又沒什么鸟用。去年,一劳永逸,我索性把那套音响设备扔进了垃圾站,眼睛都没有眨一下。
如今,刷手机战胜了看电视,电视机的屏幕越来越大,看它的人却越来越少,也接近淘汰的边缘。
我老婆是个恋旧的人,那台索尼小彩电,插上电源屏幕还有光亮,她不让丢弃,放在那里,用一块红布罩着。她说,房间大,占个小角角,不碍事。我说,谁家要做复古装饰,这台40年前的电视机肯定用得上,好典型,包上镜,如有需要,一定免费相送。
是爱是舍,是留是弃,我们这代老人和老电视机的情感,长达大半辈子,一时半会还真说不清楚。
前一篇:旧文、旧图和新变化(随笔)
后一篇:欣赏《白沙赋》(随笔)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