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成大饼(小说)

(2025-05-26 06:46:43)
分类: 泥民草传
小成大饼(小说)

  李长乐出身山西大山深处的贫困农户,投身八路军,九死一生成了老革命。凭着扫盲班认识几个字垫底,一路摸爬滚打,他当上了工业局局长。从此,老老少少喊他李局长,正名大姓少有人叫了。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其实“官”也难过三代。李局长官至正局级,儿子大力读书一般般,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国企,奋斗多年后当了一个中层头头,算是有面有脸。正当大力还想更上一层楼时,企业破产风起,减员增效成为大趋势,大力灵泛,赶紧走人,自办了一家小公司。借助父亲的无形影响,数年间也捞到了第一桶金,虽然不多,但也买了房添了车,大富不足,小富有余。
  眨巴眼睛,李局长高寿过世,大力也退休了,大力的儿子小成都结婚生娃了。虽说是个女娃,李家看得可金贵了,说十亩大田一棵苗,还指望着独棵苗苗传宗接代呢!
  李局长的孙子小成不怎么会读书,靠老爷子开后门找关系,跌跌撞撞读了个电大。官到孙子这一代是接不上了,财到孙子这一代也接不上了,几十年前,李局长老百姓一个,几十年后,李局长的孙子,依然老百姓一个,有人说,这叫自然回归。
  小成并不安分,他有自己的创业梦想。当不了官当百姓,这个帽子无人和你抢,发不了大财小财找口饭吃,老天总会给条活路,抱着这个思想,他成天琢磨着如何养家糊口。
  星城繁华,热闹码头比比皆是,有人流就有商机,有生意就有钱赚。小成在楚南街转了一圈又一圈,瞅准了一处门面,终于想出了一个项目:开家饼店。
  这饼店也不好开,附近就有北方大饼、新疆烤饼、北京驴打滚、沪味生煎包、本地葱花饼、吴娭毑的糖油粑粑、贵大爷的绝味春卷、张大哥王大嫂的豆腐脑油条油饼……林林总总,应有尽有,莫说左右逢缘,就是想撬开一条门缝都不容易。
  一路考察下来,小成并没有气馁,他发现大油大盐大糖是本地饼店的特色,也是一大弊端,商机就在这里:原滋原味,主打清淡。小成把想法和父亲一说,大力也完全支持儿子小成一搏:老爸当你的后援,失败了,交学费,当读了个研究生!
  经过谈判、签约、租房、装修,“小成大饼”店终于开张。
  小成大饼店有一样祖传秘方,从爷爷老家找来的老面(酵母)。小时候,奶奶烙做的馅饼特别好吃,除了肉馅好,还有面发得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清香味和糯软劲。为了开店,小成专门去了一趟爷爷奶奶的老家,讨得老面(酵母)归来,有了这个秘密武器才开店。他在店门口特别贴了一副对联:健康又美味,回归大自然,表示与其他饼店有所不同。
  开始几天,打折优惠促销,生意兴隆。热呼劲一过,生意一般般,月底结账,打个平手。
  第二个月,正赶上疫情吃紧,三天两头坚壁清野,月底结账,亏了一大截。
  是进是退?小成选择了坚守阵地。好在疫情结束,市场慢慢恢复活力,主打健康牌轻口味的小成大饼慢慢走红,生意好了,一个帮工不够,小成又请了一人。
  小成当了小老板,更加有时间琢磨大饼的推陈出新和营销策略。网上销售和门店销售一齐来,营养健康和美味多味大推销,小成大饼的营业收入月月见长,小店终于扭亏为盈。
  大力给儿子壮胆,出了个主意:趁着疫情刚过,好多人还沒有醒过神来,跑马圈地,找几个点开几家新店。资金不够,银行贷款加老爸支持。
  不久,两家小成大饼新店相继在河西和城南开张。小成的生意大了许多,他请了十来个工人,还招聘了店长,像模像样的当起了老板。
  那一天,我和婆婆子从小成大饼店前过,正巧小成在店里忙,他拉着我们,非要送饼给我们吃。
  我笑着说:小成,你沒有接爷爷的班去当官,也沒有坐亨爷(YA)老子(父亲)的福,自己争气创业,有志气,有骨气,有担当。
  小成笑嘻嘻的对我说:陈爷爷,您过奖了。大家都说您会写文章,你也帮我的“小成大饼”写篇文章,我拿着好在手机上宣传宣传。您喜欢吃大饼的话,我天天请您,包送上门!
  我笑着说:先谢了。再好的饼子,老了,吃不动了,消受不起了。文章,不论好丑,我一定会慢慢写出来!
  缘起承诺,于是有了这篇《小成大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