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长河吉金(61)
(2023-11-06 07:16:13)分类: 长河吉金 |
第三章 后生棹舟
正如我们不会忘记,早在三千年前,我们的先人就在铜矿进行过较大规模的开采一样,我们的后人也一定不会忘记,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也有一批卓越的铜矿人在这里留下了自己的光辉足迹。
老厅长•赵大明
1、是优势更是负担
送走胡处长,倪科长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他和胡处长在瑶岗仙钨矿就是工友,四十多年的交情,一生难得的好朋友。
解放前,两个人都在井下背矿拖矿,过着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一根罗布长巾系在矿工腰间,既遮羞又擦汗,以命换矿,以矿养命,暗无天日,当牛作马,有一段民谣说出了当年矿工的辛酸苦楚:
两头不见天,
一辈子没老婆,
阎王常常见,
他说不收我。
在那样的日子里,工余时间,同住一间工棚的两人共用一本破旧的小字典,坚持自学,认得了几个字,能粗略看得懂墙上的布告,成为矿工中少有的明眼(识字)人。
解放了,两个人经过扫盲脱盲,被抽到矿部工作,一个在办公室,一个在劳资科。老倪考虑问题周祥,话语不多但善言善文,被提拔为办公室主任。他能一面口述一边叫打字员打字,文件一蹴而就,被人称为“大秀才”。
老胡不喜言谈,办事细致,口紧心密,是劳动工资科的骨干,不久也担任了科长。因为他对工资发放心中有本活账,领导怎么考问他都对答如流,被人称为“活算盘”。
省冶金厅(前身为有色金属管理局)建立后,要从企业抽调一批有文化的工人充实机关。“大秀才”和“活算盘”都是人选,但是,选调到厅机关的是老胡而不是老倪。原因很简单,老胡孤儿一个,出身根正苗红。老倪已经成家,本人穷苦出身,讨了一个破落地主家庭出身的妹子做老婆,政审没有过关。后来,几次推选矿领导,他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落选,当了一辈子的科长。
前几年,倪科长被鉴定为患有矽肺病,接着,又发现大肠息肉,动了手术。加上儿子需要顶职进矿,他只得提前退休了。
一个在机关一个在基层,时间久了,联系少了,那几年一闹,老倪和老胡的联系断了线。要不是那年老胡在调入锦江铜矿的人员名单中发现了老倪的名字,主动寻找联系他,两人再接上火,老胡才知道老倪挪了窝,老倪也才知道老胡当了处长。
刚刚,来访的胡处长对倪科长说:“我也要退休了,搞完锦江铜矿领导班子调整考察,解甲归田,一心一意带孙子,当研究孙去啰。”
不知道是专门来听意见还是探口风,胡处长有意无意的对老友说道:“大家对副矿长小邹反映不错,矿长刘京胜调到厅里任职去了,有人说,小邹是矿长的一个潜在接替人选。”
邹小舟是倪科长的女婿。
老朋友说出这几句话,倪科长心头一震,没有多想,接口说道:“他有几斤几两,组织清楚,大家清楚,自己更清楚。”
胡处长分析了大家看好邹小舟的原因。
倪科长担心的说:“他学的采矿专业,在副矿长位置上是个长处,若全面负责任就是个短板,至于他是本地人,是优势更是一个负担,当地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已经多多少少影响了他现在的工作。”
胡处长微微一惊,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但是,倪科长已有察觉。他笑着说:“虽然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但我可以什么话都不讲,因为我不在职,早就沒有发言权了。老朋友来了,说了几句直话,不会影响你的工作吧?”
“考察领导班子,本来就有一条,要听取老同志的意见,你怎么会没有发言权呢!但是,你我今天讲的都不算数,明天,考察组会正式找你淡话,听取意见。”胡处长赶紧解释。
考察组听到的意见和倪科长讲的不一样。胡处长总结说:“邹小舟同志接任矿长,通过考察,有三个方面的意见很集中:一是党政主要领导一致同意,二是领导班子成员一致同意,三是民主推荐,不论是个别谈话还是投票,绝大多数同意。我们好好梳理一下这些意见,整理出考察报告,上报厅党组讨论决策。”
冶金厅党组会马上决策吗,请看下一节。
前一篇:长篇连载长河吉金(60)
后一篇:长篇连载长河吉金(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