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长河吉金(58)
(2023-10-16 08:31:52)分类: 长河吉金 |
28、马尔溪又活了
阿罗多姿的马尔溪发源九曲湾丛山,弯弯曲曲流入矿区后,先在子弟学校路口傍到了辰麻公路,然后沿锅炉房、采矿工区、办公楼路口、选矿场、铜矿市场,直插职工医院路口、商店、冶炼厂,流到辰溪茶溪,才恋恋不舍和铜矿再见,奔向锦江。
这本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水草、游鱼乐在其中,两岸长满野花藤草,在流经主要矿区一段,两岸还砌了堡坎,堡坎上一丛丛铜草虽不大红大紫,秋日花妍草绿,算是铜矿一景。
去年矿庆时节,保卫科长付其善在宣传栏中推出一组风景照片,美其名曰“铜矿八景”:马尔溪鱼乐,欢波细语;梨子山春浓,繁花似雪;竖井架朝霞,铜矿你早;选矿场灯火,不眠矿山;冶炼厂工地,希望升腾;九曲湾古井,春秋风韵;牌楼口集市,辰麻驿站;楊柳塘新村,山绿楼红。在铜矿八大风景中,马尔溪排在最前头。
如今,这里成了铜矿的“龙须沟”。多年的生产生活废水流经和垃圾倾倒,使马尔溪鱼虾绝迹,流水发臭,就连几年前的大洪水,也只冲走了表面浮渣,溪底淤泥依旧。铜矿一景成了心中一病。
刘矿长和段书记商量的就是这件事。有两个解决方案:一是请民工清理,花费几万块钱,铜矿完全可以承担。一是发动职工群众义务劳动,自己动手清理。权衡利弊,还是自己动手效果不同,意义也不一样。两人决定由李副书记牵头,李主席配合,在三月五日学雷锋纪念日发动群众打响清理马尔溪的歼灭战。
广播站成了这一活动的急先锋,杜鹃左一篇通讯员报道右一篇矿领导讲话,造足了舆论。各单位纷纷动员,把群众的热情激发出来了。利用工余时间,全矿职工和家属都投入到了清理马尔溪的义务劳动。
各单位分段包干,人们下到齐腰深的淤泥中,一锹一锹的挖,一撮箕一撮箕的提,个个都像泥猴一样。付其善手中的相机镁光灯一闪一闪,溪沟里的人们情绪更高了。翻斗车来来往往,把淤泥送到梨子山作肥料。
天黑了,沿溪架起了临时照明灯。灯火通明,如同白昼,人声鼎沸,铁锨碰撞。和大家一齐挖淤泥的李副书记满头大汗,本来就发胖的身材,衣服被汗水一浸,肚圆腰壮更加显形。他心情好着呢,矿长和书记让他全权指挥这个活动,是让他在铜矿这个大舞台上光荣谢幕,他心里敞亮得很。
李主席和大家一样,累得腰酸背痛。天黑了,食堂送餐来了,他才想起来家中两个可怜的娃娃没有人做饭吃,因为他看见爱人也在参加义务劳动。他急急忙忙跑回家,两个小把戏在隔壁周师傅的招呼下吃了晚饭,已经上床呼呼睡着了,他不知道怎么感谢邻居才好。周师傅说:“你们上一线,我们在后面,出点力帮一把,应该,应该。”
一周下来,马尔溪彻底改变了模样,水清了,不久,小鱼小虾回来了。宣传科把这个变化写成新闻稿,省报刊登了,省广播电台播出了,全矿职工家属的义务劳动得到社会的认可。李副书记的脸上有光了,暂时把退下来的想法搁了搁。
湘西偏远矿区的“学雷锋、见行动”活动,赶上了“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的大潮头,地委宣传部的领导来了,还带来了记者,又是采访座谈又是撰写材料,把铜矿作为先进典型推荐到了省里。
李副书记代表锦江铜矿参加了全省“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经验交流会,捧回一个荣誉证书。
会议期间,李副书记抽空去了冶金厅人事处。
胡处长接待了他。胡处长仔细的听了李副书记的想法,对他为年轻干部成长主动让路退居二线的想法给予高度肯定和赞扬。他说:“我和段书记通过一次电话,知道你的想法。锦江铜矿的正式报告还没有到我手里,这个事情还要走程序。不过,李副书记请放心,你改任顾问后,我们仍然会按在职企业正职领导进行管理,政治待遇不变;工资待遇按企业正积套改,部队转业干部有新政策的话,百分之百兑现;生活待遇不变,如分房子、坐车子等等。”
李副书记吃了一颗定心丸,高高兴兴回到矿里。他得赶紧把胡处长的意见和省里的会议精神向刘矿长和段书记通报。
李副书记通报后,矿长和书记说了什么,请看下一节。
前一篇:长篇连载长河吉金(56)
后一篇:长篇连载长河吉金(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