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长河吉金(46)
(2023-07-31 06:57:05)| 分类: 长河吉金 |
16、工人喊她刘老师
宣传科静静的,只有科长李卫春在改写报告。刘矿长交待他和邹科长就推行经济责任制情况开展调查以来,他们一共总结了两个二级单位和五个生产班组的经验。邹科长说,你是大笔杆子,材料烦你把关,我提供素材和数字,随叫随到。
门被轻轻的推开,李卫春抬头一看,好像是洪师傅,再看,人又沒见进来。他赶紧起身走到门口,看到洪师手正在搓手,犹豫不决是进来还是不进来。“洪师傅,请进,请坐。”在李卫春的招呼下,洪师傅进门坐了下来。两人互相敬烟,又客让了一阵。
“帮我找样东西,行不?”洪师傅欲言又止。
“只要我这里有的,洪师傅您点那样拿那样。”
“我想要张那天的《湖南日报》。”
“哪天的?都行,我帮您找。”
“就是,就是讲我搬新家的那张报纸。”洪师傅说得呑吞吐吐,还有些不好意思。
“我这里别的没有,就是不缺报纸。”李卫春打着哈哈,把那一天的报纸从报架上取下来,交给洪师傅。
洪师傅揣着他的宝贝,心满意足屁股颠颠的回家去了。他要请人做个镜框框,把那篇报道刋起来挂在墙上,我老洪也是上过大报纸的人,洪家人开天辟地头一回,值!
李卫春继续修改他的材料。
这头一份是关于釆矿工区奖金分配朝采掘一线倾斜的材料。工区区长张理明还是蛮有经济头脑,他把有限奖金的大头用在十二个采掘一线班组上。像廖承山掘进班月月大幅超产,人均工资、奖金加上保健、津贴达到了近百元,解放初期参加工作的老科长工资不过九十多元,“采矿麻子”胜过了老科长。现在,地面的人员想下井,井下人员想到采掘一线,一个良性循环正在采矿工区形成。李卫春一边修改材料措词一边想,当过工区区长的刘矿长肯定中意这个材料。
第二份材料是关于选矿场的。选矿场那个袁新民书记样样都想争个先进,什么责任制、什么党团工作,甚至民兵训练都不厌其祥介绍了一大通。回来后他和邹科长去粗存精,找到了一根主线,那就是实施奖金制度,调动了工人学技术钻技术的积极性。选矿场是铜矿出最终产品的地方,选矿回收率等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直接关系全矿的经济效益。为了优化指标,选矿场狠抓了工人技术培训,初步形成了用技术培训支撑指标改善、用效益增减衡量奖金多少的一套有效管理办法。
李卫春在材料里面又浓墨重彩的加了两段话:
选矿场推行培训先行、技术保证,使经济责任制喜见成效,除了领导重视,工程师刘春红功不可没。她白天和工人打成一片,在现场处理技术问题,晚上举办技术讲座,给工人讲授技术课。选场的工人不叫她刘工,而是亲切的喊她刘老师。
在刘春红工程师的主持下,通过技术攻关,主要是改进磨矿操作和优化选矿药剂配比,使多年来吨产品含金量由不计价的一克以下达到了可以计价的一克以上,仅此一项,一年就为我矿从冶炼厂争回收入五十万元以上。
李卫春放下笔,自我感觉良好,奖励自已一下,再抽一根烟。回到家里抽烟,想都莫想。老婆有规矩,抽烟莫进门,进门莫抽烟,这“妻管严”的毛病,这辈子是没办法治啰。他想明天就要向矿长和书记汇报,今天加班加点必须弄完。
这些材料会受到领导的肯定吗,请看下一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