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声誉风险:光大银行风险指数最高

标签:
贝叶思财经声誉风险银行业舆情监测 |
分类: 金融 |
一、银行业声誉风险指数
图1:银行业声誉风险指数(BNRRI)
(注:风险指数越高表示该行负面信息比率越高,危机信息等级越高,正面信息比率越低,对银行可能造成的损失越大,最高为100)
二、银行业声誉风险评级
图2:银行业声誉风险评级(BNRRR)
三、银行业声誉风险概况
本周银行业声誉风险的置信区间为1.07-1.30%,其中,置信区间最小的是广发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兴业银行和平安银行,五家银行均为0.90%-1.10%,本周兴业银行未出现危机信息。置信区间最高的三家银行分别为:光大银行1.24%-1.51%、建设银行1.19%-1.46%和中信银行1.14%-1.40%。
图3:银行业声誉风险置信区间分布(LP)
(注:置信区间值表示银行发生声誉风险的可能性,裂度区间越大造成银行声誉风险的损失越大)
四、本周热点事件追踪
(一)热点事件概述
1.光大银行淘宝上"买存款" 涉嫌非法揽储踩踏红线
2013年1月5日,《中国网》报道,日前,光大银行在天猫“聚划算”推出了一款名叫“定存宝”的理财产品。这款产品认购价格最低为50元,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位5年4.75%,投资者购买了这款产品之后,不仅可以有高于银行基准利率的利息,还可以享受每1000元返10元淘宝折扣券的待遇。中央财经大学教授郭田勇表示,光大银行的这款“定存宝”产品有违规揽储之嫌。
2.危机程度:五星
(二)热点事件分析
1.舆论环境分析:每到年底的时候,都是银行揽储的高峰期。银行为了完成一年的存款指标,可谓绞尽脑汁,银行最经常使用就是“存钱送物品”这种营销手段,是银行最多使用的方式,光大银行涉嫌踩踏央行划定的红线,因此成为了各家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话题。
2.信息策源地分析:《中国网》是国务院新闻办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管理的国家重点新闻网站。《中国网》以新闻为前导,国情为基础,融合各地通讯、即时专题、网上服务、媒体搜索等内容,通过精心整合的即时新闻、翔实的背景资料和独家报道,向世界及时全面地介绍中国的网址。
3.传播力度分析:本周内,该事件已被中国广播网、中国经济网、人民网、中金在线、新浪网、网易和凤凰网等多家网站转载,众多网友也就此事件发表了相关评论,且主要为负面评价。
4.信息攻击程度分析:作为银行,吸收存款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这是无可厚非的,无论是在实体银行网点里还是通过网上实体渠道,只要能够形成存款,只要按照国家政策,在国家政策规定的范围内都是没有问题的。如果说银行在支付存款利率的同时再去给储户一些其他的好处,这样的话可能就有高息揽存的嫌疑了。就目前来看,该事件已对光大银行的声誉风险造成了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