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交电视普及任重而道远

(2012-01-10 09:23:13)
标签:

社交电视

it

分类: 家电

社交电视普及任重而道远

贝叶思政府服务部  何小丰

“金九银十”一直都是家电销售的黄金时节。今年也不例外,在社交电视、3D电视、智能电视等概念的推动下,以及厂家、商家的强大攻势下,家电销售又一次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从厂家的促销力度来看,社交电视的关注度尤为显眼。然而社交电视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仍然存在诸多挑战,贝叶思认为,社交电视的普及之路,任重而道远。

 社交业务将加速社交电视发展

随着国外社交业务Facebook,Twitter,国内的人人、开心、微博的盛行,各个行业的厂商都希望借助社交之风来发展壮大自己,手机行业已先行抢占了一块社交蛋糕,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电视厂商亦不甘落后,想通过社交网络获得个性化的内容推荐,让社交之风在电视行业刮得更猛烈些。由此可见,社交电视的兴起,绝非偶然。

社交电视源自美国Verizon公司通过旗下的IPTV(宽带电视)机顶盒将Myspace、Facebook、Twitter等网站送到电视机屏幕上,电视观众可以利用电视机浏览社交网站网页,发送消息,或是观看Youtube网站的网络视频。“社交电视”的概念变成现实。在国内,海尔卡萨帝电视于4月15日在青岛召开新品发布会,标志着国内开放式高端智能社交电视的诞生。卡萨帝将社交电视定义为:Social TV是为满足数字一代的社交娱乐需求,基于多接口物联架构和移动云服务平台,而开发的多屏转换、信息联结共享的交互智能终端。卡萨帝社交电视装载了定制化的Windows Embedded Standard 7操作系统,支持微博、QQ、MSN等上万种应用软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自装自卸,充分满足了消费者的个性化娱乐需求。而今,社交电视已经成为目前市场上各彩电企业的主推产品,国内彩电巨头都无一例外地冲入了社交电视的战场,观众对社交电视的认知度也在逐渐提高。

贝叶思认为,随着社交业务的深入人心以及三网融合的不断融合和技术的不断推进,电视机不再仅作为电视屏幕,而是作为融合了移动互联网互动功能的新终端展现,其互动功能也不仅仅是IPTV的观众和电视点播等的简单互动,而是观众与观众以及电视内容之间深度的云互动,未来的电视机和电视传播网络均会具备社交传播的能力。因此,以社交电视为新型应用的TV2.0时代将在不远的将来走入我们的生活,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社交电视的普及需突破三大挑战

“社交电视”将社交网络与电视观看体验完美整合,使传统电视用户有了一种全新的观看和参与电视节目的方式,用户能够及时和亲戚朋友们分享、评论,可以说,社交电视是对传统电视行业进行了一次革命。贝叶思认为,社交电视概念虽然已经成熟,但从整体上来看,社交电视的普及仍然存在诸多挑战,目前仅仅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

挑战一:三网融合政策支持力度

贝叶思认为,社交电视是三网融合深度发展和应用的重要体现,是三网融合的产物,它的发展自然就离不开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社交电视具有多重属性,必是广电总局、工信部等博弈的焦点。由于社交电视对传统电视业务造成巨大冲击,一向保守的广电可能很难接受,必然在播放内容、视频分享版权、评论内容等方面加以监管,实行更加严格的审批制度,这些举措都会影响社交电视的普及进度。另一方面,社交电视的发展离不开数字电视双向化改造工程的支持,截止到2010年底全国IPTV用户数量已经突破800万户,预计今年全国IPTV用户数量将突破1200万户,相比传统广电2亿用户的有线电视,差距颇大。毫无疑问,数字化电视改造及IPTV的推进对社交电视的普及有着巨大推动作用。

挑战二:商业模式还待清晰

社交电视的出现,突破了传统电视的被动接受,而是传统的“后仰”式的大屏体验与“前倾”式的小屏或中屏体验无缝的结合,从而创造了一种新的模式。社交电视使得电视用户能够借助社交网络在电视平台上实现时间和空间的对接,同时能将互联网的盈利模式搬到电视屏幕上,如基于“签到”的LBS服务、团购、植入式广告等,但目前还没有很好的社交电视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应用,商业模式仍处于探索阶段。

挑战三:用户接受程度有待考验

社交电视终究作为一种新产物,在用户体验及满足用户真正需求时,还需要更多考验。在传统观念里,电视属于家庭产品,在融入了社交概念之后,电视被贴上了私有的属性,家庭用户满意度下降。因为用户对电视内容的评论是基于个人行为,并且或多或少具有一定隐私性,而实时分享、聊天的行为会打破家庭一起看电视的体验,让其他家庭用户产生反感。而对于农村用户来说,情况更加糟糕,有很大一部分人不会使用网络,更别提微博、人人,如果占领不了农村市场,何言普及之说!

以上三方面挑战只是社交电视普及路上的冰山一角,要想大规模推及社交电视,而不仅仅作为概念炒作,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在监管部门、运营商、内容/服务提供商、用户等各方共同努力下,共同打造一个良好的生态链,社交电视才能走的更稳、更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