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陈晓商都家电零售企业家电市场杂谈 |
分类: 家电 |
一二级市场日趋饱和
从各大家电协会和家电网络媒体获悉,我国一二级家电产品市场已接近饱和。继平板电视在一二级市场出现负增长后,冰箱产品在国内市场也出现两年以来的首次负增长。
农村家电市场潜力巨大,家电厂商纷纷制定下乡战略。但是农村市场的特点也为家电下乡设置了种种门槛,各家电零售企业能否跨越这些门槛将直接关系到家电下乡战略的成功与否。同时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的刺激政策可能到2013年就会结束,如果家电企业没有借这两年的红利政策,完善自己在三四级市场的渠道布局,在未来的竞争中肯定处于弱势。
《中国企业报》调查发现,截至2010年,国美集团旗下的连锁门店已达1093家,而苏宁电器的门店数量为1075家。苏宁副董事长孙为民透露,2011年将新开门店370家。国美电器副总裁何阳青宣称,2011年国美新开门店数量为480家。
疯狂开店也许只是家电连锁商业模式的载体,但开店数量过多、过快势必带来诸多的弊端。开店速度过快、管理选拔机制不完善使得大批素质并不高的人员成为门店的管理层。其次,诸多家电品牌的过度竞争,为连锁企业的行为提供了温床。在店里,哪个品牌占什么位置、有多大面积、贴几张海报,都是靠企业‘打点’金额多少决定的。同时对于众多家电供应商而言,卖家向供应商收取各类进场费、促销费、柜台费等费用,使得供应商 “店越进越多、钱越赚越少。”
未来两年家电业企业比拼不再仅仅是门店扩张的速度,更重要的是企业综合管理水平。
网购凸显竞争强势
业内认为,如今家电网购时机成熟了:2007年、2008年前后,中国的网络购物环境变好,网民的数量突破1亿人,年轻人把网上购物当作重要的消费手段。2010年白色家电的网络渠道销售额增长率为33%,远远超过传统渠道1.1%的增长率。其中,洗衣机、冰箱增长最快。网络渠道成为家电零售重要力量。
网络渠道不仅是一个销售平台,也是一个信息传播渠道。网络渠道依靠低价、信息丰富、物流资源充足等优势迅速崛起。全球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在购买家电时将关注点集中在价格、产品信息、送货时间、付款方式等综合内容上。整个家电市场的购买模式发生了转变,网络渠道依靠低价、信息丰富、物流资源充足等优势迅速崛起。
创新才是王道
国内家电业尚处于粗放型阶段,不能仅仅局限于全国范围的“圈地”运动。创新才是其未来发展的根本驱动。
国内的家电零售企业应当在运营模式上加以创新,包括物流体系、营销模式上都有充分的创新空间。其中网络零售的兴起,增强了零售商的规模化优势以及与供应商的高谈判能力。同时零售企业也应该在技术创新上有所作为。零售企业直面消费者,比工厂更直接、迅速地了解市场动态和需求,因此家电零售企业可以提高自有技术储备,自行设计产品后让工厂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