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与孩子要“沟通”而不是“说服”

(2007-09-13 09:24:46)
标签:

教育杂谈

沟通

家庭教育

分类: 专家视点
与孩子要“沟通”而不是“说服”家长问题:
    孩子现在的问题主要有几点:

    孩子独立意识过于强。从上小学前,就可以一个人独自睡觉。而且不象其它孩子那样总缠着家长。他甚至认为我们说得多了,不想听了就自己一个人去奶奶家(因为住得相距不远)。

    孩子的性格比较孤僻,虽然童年时大部分时间在幼儿园,但老师也说他不太和小朋友玩。只是一个人在旁边做小动作。孩子也比较胆小,象他同龄的孩子爬上趴下,他一看到有危险,就离得很远。我们前几天带他学旱冰,教练就说他过于谨慎。还好,在我们的一再鼓励下,孩子终于有了对新事物的接受。

    关于以上问题还请专家指点,非常感谢!!!

专家回复:

与孩子要沟通而不是说服
家长您好:
    任何一个性格特点都是有两面性的,发挥好了是优点,发挥不好就会存在一些问题,关键看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当然这里面也包括老师或者他的朋友们。但由于家长陪孩子的时间比较多,那么家长的作用就会更大了。
    您所说的问题,我的建议是这样的:
    1、独立性强是一个优点,但独立性本身并不是表现在独自睡觉或者不缠着家长,因为这些仅仅是一些生活上的习惯,真正是否拥有独立性,是看其在学习或者其它方面是否可以完全独立,也就是独立处理学习与生活问题的能力。
    我想首先要与您交流的就是,您一定不要“说”孩子,这个“说”包含了很多东西,既然他去奶奶家了,那么应该说可以判断是因为您说的多了,而且是说的东西他并不接受或者不完全接受。如果接受了,他就不会去奶奶家了。
    与孩子是一种交流与沟通,就问题说出您的观点同时我们也要倾听孩子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够了解孩子的想法,以及为什么他会与您想的不一样。先“听”后“说”,而且说是一种沟通与交流而不是说服。有许多孩子都问我,为什么要听大人的,我告诉他们:不是这样,而是谁对听谁的。
    一件事情他不知道,那么您告诉他,他肯定会听,但如果一件事情,他觉得应该是这样做的,如果您没有和他交流,没有了解他的想法,并没有指出他做法的不足,而只是告诉他,应该如何如何,那么他就可能会去奶奶家了。
    2、多陪陪孩子当然好,但要注意在什么时候陪,应该是在他需要的时候陪,而且要讲陪伴他的技巧,让他感觉到您在身边是一种幸福。如果他并不需要的时候,您在他身边,他可能会觉得是负担。更加增加了他想一个独立的想法。
    比如您给他买一个他喜欢的玩具,但这个玩具是需要两个人玩的,那么您陪他玩,那么他应该会很愿意接受。这样慢慢来,他会觉得您在陪伴他,而不是监督他。
   3、关于性格中的孤僻或者胆小,这个有一部分原因是天生的,另一部分是环境造成的,与您所说的全托可能有一点关系,但并不用担心,因为这个改变起来并不难,但是需要时间,鼓励是最好的方式,我觉得您所经过鼓励,孩子终于对新事物可能接受了,那么说明这个是有效的方式,您可以再给他各种鼓励,慢慢改变他这方面的性格。这个急不得,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一下子就变成另外一个人,除非有特殊的感悟,但这个对于孩子来讲,太难了,因为孩子的自我反省能力比较差。所以需要您的不断引导。
    其实与孩子相处,并不要把他单纯看做是孩子,他就和我们与其它人相处一样,要平等,要懂得对方的想法与心理,这样才能够真正交流起来,沟通起来,对他产生积极的影响。
    如果您有再具体的问题,我们再交流。
    祝你全家幸福未经北京市家庭教育研究会心心大院课题组许可,禁止转载!

 

(未经博主授权许可,禁止任何个人任何组织擅自转载或使用博客中的任何文字及部分图片。一经发现后果自负!如需转载请与博主联系,电话:6773494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