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纪录片《南宋》第四集《宋画江山》随想(中)

(2016-04-23 20:57:39)
标签:

杭州

纪录片

分类: 丹青难写是精神:艺术篇


    作者:七忘斋主人


作为对这一集的感想,我本写不了太多。但是,南宋的名画太多,不忍割爱,所以多收录一些。

光看画,不说点什么,也没意思。于是,还是多扯一些。


http://ww3/large/4a85273djw1f35ns475qkj20uk1ch4qp.jpg

    马远《雪滩双鹭图》


回想二十年前,或者更早,大约当时我对于中国的古画,也没有特别的好感。不过随着阅历的增长,就越发能感受到这些画作的魅力。

中国画,尤其是山水、花鸟画,它的魅力在哪里呢?我先不直接回答这个问题。


http://ww4/large/4a85273djw1f35nwpusajj20uk0sj19u.jpg

    马远《松鹤高士图》


在这一集的后部,编导提及了中西绘画之关系——比如莫奈代表的印象派,他们的思潮,正是来自于东方。


http://ww4/large/4a85273djw1f35o8i258tj20xc0kl4d7.jpg

http://ww3/large/4a85273djw1f35o8pb17rj20xc0jonag.jpg

    莫奈作品


早先,西方绘画讲究写实。写实,体现在光影的处理服从真实,也体现在透视、人体结构等等,都要服从真实。

早先的油画,虽然也不可能完全没有作者的主观感情的汇入,但是,与中国画追求的写意,还是有天壤之别的。

从莫奈,到梵高,到毕加索、米罗……西方的绘画,有相当一部分人,最终走上了写意的道路,并最终成为驰名世界的大家。


http://ww3/large/4a85273dgw1f35oql9tsgj20uk0mdwpl.jpg

    梵高作品


最突出的可能是梵高。可能是由于精神病的缘故,他头脑中的世界,和一般人是迥然不同的。他的画,不是服从客观真实,而是极其忠于自己的头脑,或者说内心。

而所谓写意,就是写胸中之意。


http://ww1/large/4a85273dgw1f35n9fjnotj20uk0s7e4w.jpg

    马远《松溪观鹿图》


当北派山水画家还在习惯性的竖版构图,将画面填得满满的时候,南派画家,已经开始习惯横版构图,大量留白了。

自南宋始,南派渐渐战胜北派。那些从北方逃到南方的画家,如李唐,也都开始了转变。


http://ww3/large/4a85273dgw1f35ne40ea7j20uk0l94bj.jpg

    马远《晓雪山行图》


南方的所谓山,其实多为丘陵,并没有巍峨入云的崇山峻岭;南方江河湖泊众多;南方的天气,时常烟雨濛濛——这些客观条件,造就了南派山水的构图,以及画家的思维方式。

但是,这些只是一部分原因。山水画的兴起,以及大量留白、追求写意的绘画方式,还是在于外部世界对画家内心世界的影响。


http://ww4/large/4a85273djw1f35nysnhskj20uk106hap.jpg

    叶肖严《西湖十景图》之一


自宋代始,政治的高压,让文学渐渐没有了出路。当戏剧和小说还没有真正成熟的时候,只有绘画,可以寄托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

而在西方,文学界的莎士比亚、狄更斯、雨果、叶芝、普希金、巴尔扎克……或是思想界的培根、卢梭、伏尔泰、尼采、叔本华……他们显然毫无成为画家的必要。

而在中国,知识分子只有选择绘画。而在绘画中,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又只能选择自然界的山水与花鸟。而在山水与花鸟之中,山水更适合提供广阔的画面,以形成超脱、悠远的意境。


http://ww3/large/4a85273djw1f35nnzmihcj20uk0t64nj.jpg

    夏圭《雪堂客话图》


在山水画中,也并非没有人物,但是人都画得极小,从而衬托出自然界的弘大。

文人们,沉浸在这些山水中,远离世俗——这是他们的人生追求,但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就此渐渐放弃了自己的责任;皇帝亦然。

当皇帝也沉浸在山水中不能自拔的时候,他的江山,便渐渐拱手让人。


http://ww4/large/4a85273djw1f36uiqaaeuj20jg19i131.jpg

    法常(牧溪)《远浦归帆图》局部


当西方的学者们对宋画啧啧称赞的时候,我觉得他们非常的虚伪。因为这些绘画并不是完全的美,这些美的背后,便是腐朽,便是专制;而这些画沦落到异国,都饱含着西方帝国主义的罪恶。

我们不能忘记,很多著名的画作,此时此刻,正挂在英国的,美国的,法国的,日本的博物馆里,我们中的相当多的人,可能一辈子没有机会仰观这些真迹。

当西方并没有归还这些艺术的杰作的时候,甚至对他们侵略中国的罪恶,连一点点道歉都没有的时候,西方人的任何称赞,都是虚伪的(这些人并非一般的百姓,他们深知帝国主义侵略的历史)。


http://ww1/large/4a85273djw1f36w133oczj20jg0uv17g.jpg

    马远《山径春行图》


另外,我们不要忘记,宋画的大部分精品,除了放在国外的博物馆里,剩下的几乎都存放于台北故宫。仅就绘画一项而言,台北故宫藏品的价值,至少可以顶得上一千个北京故宫。

不知道我何时能去台北看一看?


http://ww4/large/4a85273djw1f36wq1rbgzj20p01e44qp.jpg

    马远(一说钟礼)《举杯玩月图》

(这一集节目里出现了这幅画,但据查,一些人认为这并非马远作品,而是明代画家钟礼的画作。)


被帝国主义掠走的,当然不止绘画,还有无数的瓷器、玉器、金器……

能放在博物馆里的,还算幸运,还有很多国宝,在战乱中被毁坏……(当然,还有很多在所谓的“文革”中消亡……)

但是,一味地指责帝国主义也没有意义。

古人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无论是画家本人,还是欣赏画作的人,如果沉浸在画卷中不能自拔,都可能导致糟糕的人生。而对于整个民族,国家,如果把艺术的价值过分夸大,则更是不可取的。

这些道理,在之前的第三集随想里,我已经说过。虽然宋代的绘画比文学更加醉人,但我还是得一再提醒自己,一个民族,不能指望靠艺术的发展,来壮大自己,绝对不能!


http://ww4/large/4a85273djw1f36wwg6c48j20uk0ke19b.jpg

    佚名《西湖清趣图》局部

(这幅现存美国,长达15.8米,表现西湖全景的画卷,其作者、年代尚有争议,但大致是宋末元初作品。由于画法较为写实,它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的西湖一带的面貌,有着巨大的史料价值。有兴趣的看全貌及解析的人可以看这个文章:http://www.360doc.com/content/15/0906/10/15652283_497204663.shtml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