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大家都喜欢读报,特别爱读内容丰富多彩的副刊。那么,你了解“副刊”的由来吗?
我国报纸的副刊出现于清代末年,不过当时不叫副刊,称为“附张”或“副张”。如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创办的《申报》就有刊载诗词典语等文字的附张,这是副刊的雏形。
“副刊”一名的产生,源于北京的《晨报》。1921年北京《晨报》的改版,第七版定名“晨报附镌”,请一位精于隶书的著名书法家题名,隶书体没有“附”字,这位书法家灵机一动,挥笔写了“副”字,后来又将“副镌”更名为“副刊”,一直沿用至今。
五四时期北京的《晨报》、《京报》,上海的《时事新报》、《民国日报》副刊,是当时京沪颇有影响的四家副刊。
副刊是报刊术语,不能望文生义,以为它是报上可有可无的副品。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