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桃花雨

(2009-04-02 19:18:06)
标签:

桃花

春雨

生活

感悟

文化

分类: 生活日记

 

           桃花雨[原创]桃花雨

 

               //秋水长天

 

筑城近来一直飘着濛濛细雨,天气也变得冷多了,一扫了前些天的暖意。中午下班后,瑟缩地在路边等车回家,看到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地自远而来,车上贴满了无数的桃花瓣,还以为是别人经过装扮后,用以在结婚中迎亲的花车,到我身边时,定神细作辨认,才发现那是自然而然地落上去的,多美啊!

心里不禁一颤:车主昨晚停车的地方,一定开满了桃花,那些桃花,此时一定是在细雨中,想到同伴在昨夜里的凋零而噙着点点欲滴的清泪,楚楚可人的啊。“春携连宵雨,桃花次第开”也许指的就是这种境况吧?又还有什么比这些更动人的呢?“日暮风吹红满地,无人解析为谁开”,而它们,又仅是为同伴的离去而心伤吗?

我向来是不太喜欢花的,也不太有赏花的雅致。如果硬要数数自己对花的喜好,最钟情的也只有兰花、桂花、梨花和桃花了,因为喜欢它们的那种清雅与幽香,不管是居于深秀的山中,还是开放得繁盛灼人,但都没有艳丽的外表,没有狂烈形体,都是在寂静中清香幽幽飘来,丝丝缕缕地渗透入人的灵魂深处,让心灵在不知不觉之中飘逸得很远很远……

这些对于花的经验,都是小时候在老家上山砍柴的过程中积攒起来的。与同伴们[原创]桃花雨上山去,无意中闻到远远飘来的兰香或是桂香,心里便会轻松了许多,只是有时候分头去寻,却寻也不着;在砍柴时,一树桃花或梨花,迎而扑来,又常能让人惊喜不已。那是一段多么值得回忆的岁月,一段甘苦俱生的纯真岁月。

说起桃花,永远也离不开那段记忆。那时在老家,我们都还小,天天放学之后就得去砍柴,对于我们这些小朋友而言,好玩是天性。但家庭的困难,又不得不天天去砍柴,即便很是劳累和疲惫。只有那些山上的花花草草、飞禽走兽,水里的鱼虾,才是我们最能靠近的乐趣之所在。因为可以在劳作之余,慢慢地品味和享受它们给我们带来的欢欣。有一次,我们去砍柴时,偶然发现有十多棵桃树生长在一处僻远的河边,背后是竖直的山崖,前面是深深的河谷,之间有块约十多平米见方的空地,就在那一小块空地上,它们竟然在那里生长得很从容。春天一来,那里必是桃花盛开,粉色的花瓣,与灰白的崖壁,浑然一体,远远望去,基本难以辨识,也许那就是它们一直没有被他人所破坏的原因吧。当然,在那么一个僻所里,又有谁去在意那片小小的桃林呢?

但这对于我们,却又像是一方小小的憩园。喜欢在砍完柴后,到那些桃树下去,看看它们,闻闻那种淡淡的香味,还有看它们的花瓣被风吹落于碧水中,慢慢地随水远去。边看边谈论着再过几个月之后,就可以去那里采摘甜甜的野桃子吃,那是最热门的话,孩子嘛,嘴上的安慰才是最动人最可靠的。大家都约定,到时候一定要大家一起来采,不能某人独自前来。但在老家的那几年里,我们一次都没能吃过那里的桃子,总是当我们去采时,早已桃去树空,也许别人早已光顾过那里吧。只欣赏到那里的桃花,却从不能吃过那里的桃子,这成了我们永远的心事,也成了永远的谜。当然,能得其一,也许也是一种享受吧。毕竟那里,曾承载过我与同伴们曾经共同拥有的梦想和一起许下的诺言。甜甜的,淡淡的,就像那里的桃花一样。

长大后,大家都各奔东西了,考学校出去的都考学校出去,没考学校出去的也外出务工后定居外地了,没有出去的,也在老家结婚生子了。那段桃花的故事,就成了昨天的一段美好故事,也在心中留下了一点小小的遗憾。现在,不知道他们有否想起过那段关于桃花的梦想没有,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也会像现在的我一样,想起了那段短短的桃花岁月。“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几次走进大学,又几次变换工作,也变换了几个城市。在匆匆忙忙的飘泊岁月中,也很久没去想那些关于桃花的过去了,今天,在桌前又浮现那些纯真的过去,却也让人感受到一丝丝的温暖,感受到一丝丝的安慰。虽然很多[原创]桃花雨东西都会像我在街边看到的那些桃花一样,在清冷的雨夜里凋零,然后被一辆车悄悄地把它们当所一片风景,带去很远很远,但如果能在某一个时刻回想起来,还能心存一点暖意和慰藉,那也是很美好的。那些桃花开过之后,注定要面对一段消逝或死亡的凄美,在雨中闪现自己最后的一点美丽,但那毕竟就是自己一段真实的生命历程,即便不足以为荣,但也不足以为惧,更不足以为累啊!

所以,我依然像现在这样,认真而安静地完成自己的每一拾足……

那些昨天的桃花啊,还会随雨而零落成泥吗?这段飘落桃花的细雨里,还有人在为我而留住昨天的一点梦想吗?又是谁与我一路兼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