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还在等谁

标签:
生活日记感想文化 |
分类: 生活日记 |
(摄于阿哈湖)
我还在等谁
图/文/秋水长天
多少次冥想之后,发现自己有时是空空落落的,就像秋末的树子,只剩一树枝丫,全无装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想起陈子昂的这首诗,仿佛就看到了他登高而慨叹,虽不知其中的最根本因由,但满怀的怆然却可真实感受得到。
不知道生之于世,有何因缘,有何企盼,又有何等待。记得杜甫当年,能在抑郁之中找到一点安闲,能在浣花溪畔,一篱笆一茅舍一春水一溪与朋友相饮的沉醉,“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还能“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多么快然自足,即便是“老之将至”。生活也许从来就是如此,在忙碌与繁重之中,还得自找一点乐事以便解脱繁琐之中的累赘,快乐从来不是自找而来的,更多的是来自自己的创造。
很长时间没能去郊外远行了,只是奔忙于单位与住处之间,也无心去想太多的其它事务,以前一到周末,都想去外面到处走走,都想去外面沐浴那满山满野的带着晨雾的阳光,都想去看看那满天湛蓝里飘过的片片白云,都想去呼吸那让人惊呼不已的带着花草清香的空气。而现在,没有这个机会了,只能在书本里穿行,只能在题目与题目之间斟酌以及推敲。再说,现在找不到那种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和能与自己心灵相通的游者了。现在,大家都在忙着自己的事情,都有各不相同的追求与想法,所以只能将那些昨天所钟情的事置之于外,先完成目前需要完成的事情。
人是很难改变自己与生俱来的品性的,就像母亲改变不了“春去秋来爱已无声”,孩子改变不了对父母的无限依恋一样。以前,我最痛恨的是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对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看着别人一心忙于各种事情,投入地为所追求的事情奔走,就觉得不可思议,但今天,我却也成了那样的人。今天,老顾给我打电话说,找个时间安排一下我们所做的事情,但我看了自己原有的安排,却再也挤不出时间。我才恍然感到:原来,我在改变自己了。这个改变除了性情的的改变之外,还有作息时间上也改变了,而且这样改变了之后,还感觉在休息上充足了很多,精神也要好了很多。
对于感情,我向来是一个很真诚的人,却是一个很失败的人,一心想好好地去对待别人,却常常被别人所丢弃。所以也不去想太多了,能够拥有就拥有,不能拥有也不去强求,何苦累自己和累别人呢?曾想,也许我在等一个人,只是不知道等谁而已,但是等谁呢?连自己也不知道。其实,谁又不想有个很稳固的情感寄托呢?
每天从这里做完事情,又跑到另外一个地方做那里的事,渐渐地喜欢上了在车上的感觉,还能有哪个时候能休息呢?只有在车上的时间了。别人午休时,我在车上;晚上别人快睡下去时,我还在车上。当我进家时,小孩子与母亲都已熄灯睡去了,我却还要先去把热水器的电源打开,为后面的洗澡作准备,然后轻手轻脚地慢慢拿出母亲为我作好了的菜肴,打开电视静静地享受那一份属于我的清闲。但心里还是很踏实很安稳,在那一刻里感到无比的自在,觉得那是最大的幸福了,没必要去想着感情上的太多的事情。
以前我在生活中总是很写意的,感觉对我来说永远至关重要。我总是想,一个没有感觉和思想的人,无异于行尸走肉。所以,没有感觉的事情不做,不需动脑的事情不做,不能行成思想的事情不做,成了我做事的原则了。这样想来,我的生活又像是充实了,那一树空落的模式却又包含了一种深刻的内涵。我在等谁?等的也许只是自己,一个另外的坚实的而自信的自己。相信某一天,我也能找到一个安闲的日子来慢慢地品味与咀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