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德清海久电池公司被曝向村庄排放污水致数十名村民血铅超标,公司的解释是因为“职工下班离厂没有洗澡换衣服”。(《北京晨报》5月15日)
这样的解释显然不值一驳,因为据常识,铅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后才到达人体内的,也就是说与一个人有没有洗澡换衣服或勤洗澡勤换衣服丁点关系都没有。退一步说,即便是有职工不洗躁不换衣服,而导致血铅中毒,岂不是该公司人文关怀的一大败笔?
问题在于,既然理由不值一驳,那为何德清海久电池公司还要睁着眼睛说瞎话呢?且不妨先看看新闻对海久电池公司的简介:海久电池2003年成立,职工1000多人,年产值4亿多元,2010年6月开始申请上市,目前已经完成上市的前期工作。在当地,海久是举足轻重的龙头企业。
显然,解决了1000多人的就业问题和确保地方财政收入的充盈是重于一切的,包括不惜违反《环保法》和不惜牺牲部分职工的身心健康。事实上,据浙江省环保厅调查发现该企业一年前还通过了上市环保审查,而当地环评部门和政府对其的环境影响问题早已知情。
当然,将血铅超标的责任推给“职工没有洗澡换衣服”,也与强势群体的习惯性思维和做法有关。一事当前,总想着怎样将坏事变成好事,总想着如何逃避惩罚,总想着怎样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实在逼急了,实在掩盖不住自己的丑恶了,那就找个替罪羊应付一下舆论,于是身为弱势群体就排上了用场。甚至包括其身上穿的衣服也不放过。
由此看来,愚以为,针对德清海久电池公司的血血铅超标事件,不仅要对相关责任人严厉问责,更应下功夫转变那些所谓强势群体对弱势群体的习惯性傲慢乃至敌视态度,下力气教会一些强势群体如何正确应对媒体采访和舆论质疑。否则,类似“血铅超标,是因为‘职工下班离厂没有洗澡换衣服’”的荒堂并雷人的回应必将层出不穷。
[发5月16日《生活新报》http://news.sina.com.cn/c/2011-05-16/095722471996.shtml]
[发5月18日《张家港日报》http://www.zjgdaily.com.cn/html/2011-05/18/content_277799.htm]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