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扬子晚报:故宫道歉了 何必仍矫羞委过

(2011-05-17 08:38:06)
标签:

文化

故宫博物院

故宫保卫部门

《扬子晚报》

中国新闻网

分类: 发文存档
     故宫博物院16日就其向北京公安局赠送锦旗出现错字一事,向公众道歉。故宫在声明中说,此次赠送锦旗由保卫部门负责联系、制作,赠送前未“交院里检查”。在媒体质疑时,该部门未请示院领导,仍然坚持错误,强词夺理,不仅误导公众,而且使故宫声誉受到严重影响。(《中国新闻网》5月16日)

 

终于看到故宫就“撼旗”事件出来道歉了。我注意到故宫在检讨自己的过失时,用了一个词:“强词夺理”。显然,故宫方面是不赞成故宫保卫部门“强词夺理”的。

 

事实上,不说故宫“撼旗”事件已令全国人民为之震撼,即便是其中有让人“撼不动”的理由或不可告人的秘密,作为堂堂故宫保卫部门也无须用超高八度的语言来表演自己的“战斗性”;因为这很容易让人想起街头上“理不够,气来凑”的无赖加泼妇行为;何况,“理”每与“真”为伍,是谓“真理”;又每与“智”配伍,是谓“理智”。真理的对立面是邪道,理智的对立面是疯狂;人们的笔舌一旦被疯狂推入邪道,就会语无伦次,乃至理曲气壮;何况,理是愈辩愈明的,在阐释和驳难的过程中,只能靠慧词巧词去明里达理卫理,不能以昏词去乱理,不能靠哀词去乞理,更不能靠强词去夺理。

 

可以说,致使故宫在处理“撼旗”事件上颜面扫尽,很大程度上是其保卫部门(?)死不认错,并强词夺理。

 

问题在于,既然夺理无须强词,道歉是否也不必矫羞呢?答案显然是肯定的的。可从故宫向公众道歉的内容来看,我们除了看到故宫高层一面打着反“强词夺理”的旗号,一面又陷入“强词夺理”的误区,即依然沿着强词夺理的路径,似乎看不到有半点真诚的态度。事实上,即便“撼旗” 的联系、制作是由故宫保卫部门工作人员一手操办的,甚至赠送前未“交院里检查”。作为故宫院办公室甚至故宫院领导不是还有个把关审查的责任和义务吗?莫非在赠送锦旗过程中,故宫一行人连看也没有看一下眼这面“撼旗”?或者一个个都处于失明状态?现在居然将所有责任都推给故宫的保卫部门,不是显得既很矫情,又有点缺德吗?

 

 据报道,故宫博物院现正组织全院各部门举一反三,吸取教训,堵塞漏洞,增强工作责任心,进行全面整改。这当然是有必要的,但愚以为,如果故宫真的想彻底杜绝“撼旗”之类的闹剧,不如从摈弃故宫高层的矫羞委过作风和端正对公众的道歉态度开始。正所谓:向公众道歉都不真诚,企望内部整改又何益?不知故宫高层以为然否?

 

(发5月17日《扬子晚报》 http://www.yzwb.net/epaper/html/2011-05/17/content_303524.htm?div=-1

(发5月17日《千龙网》http://review.qianlong.com/20060/2011/05/17/2540@7011588.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