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国女教师太空授课的启示

(2007-08-16 19:40:49)
标签:

教育杂谈

太空授课

美国

教育创新

分类: 时事快评

   “请问在太空中怎么克服微重力的?”“太空行走,都需要做些什么准备?”14日,一次生动的“天地连线”授课通过美国宇航局的电视直播放送,一头是远在国际空间站、美宇航员首位进入太空的女教师宇航员芭芭拉·摩根,另一头是美国爱达荷州的小学生们。(江淮晨报)8.16)

 

    这位名叫摩根的女教师为教育事业勇于奉献的精神无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首先,自从她1986年以替补队员身份目睹了同伴搭乘的“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不久被爆炸的悲惨境遇后,22年来她一刻也未放弃“教师在太空”的理想和在太空为学生授课的计划。终于在22年后的今天她不仅替她过去的同伴麦考利夫完成了未尽的心愿,而且其授课效果出奇的好。

 

    其次是其上的这堂课无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是教育史上从来没有过的。且不说按照有关规定,在上太空之前,必须要在太空基地经过两年的培训生活,不懈地进行身心磨练,包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熟悉,包括对这一特殊“讲台”适应条件的自我创造。可想而知,为了这次科普讲座的直播,摩根吃了多少苦,付出了多少心血。

 

    人们常说,教育事业、科学事业需要探索精神,需要献身者,需要人梯,需要红烛!什么是探索精神,如何去献身,又怎么去甘当人梯和不辜负“红烛”的称号,我认为摩根的“壮举”就是最好的回答!

 

    如果说以前我对我们国家一些教师为了教育事业而作出的一些牺牲表示敬意的话,那么自从我看到美国女教师摩根的事迹后,我的心境就更加肃然。不是么?她既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备好狭义的课,还要用大量的时间去备好广意的课。而这不正是今天的家长们对教师的寄望么?

 

    “亲民亲物亲赤子,问古问今问未来”。这是可敬的教育家和民主斗士陶行知先生,抗战前在南京创办晓庄师范时,曾自拟的一副悬于校门的对联。至今想起来仍不过时也。目的无非是希望教师们以“亲民亲物”亦即爱人民爱祖国的崇高情怀为背景,以“问古问今”亦即植根于历史,出发于现实的使命感去面向未来。为祖国的未来而造就有为的赤子,以赤子的有为反哺祖国的未来。

 

    教师心目中的赤子,就是学生,对自己的学生教而导之,爱而护之,奉而献之,这是为师者的一种道义,也是一种乐趣。很难想象,对教育事业不抱由衷之情和对学生不抱由衷之爱的教师会是一个好老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基础地位是不可动摇的。教育的未来就是祖国的未来。期待在我们的教育界涌现出更多像摩根之类的好老师。以实际行动不辜负教师这个光荣而神圣的职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