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八月,植物染专业班开班
标签:
传统染色培训班植物染色非遗传承御染家文化杂谈 |
分类: 传统染色 |
八月的武汉,骤雨初歇,天地间升腾起灼人的热浪。御染家植物染工作室门前,热浪似乎被一种无形的力量隔绝,迎来了第59期传统染色专业研修班的新鲜面孔。十三个春秋流转,这座既承载千年文脉又奔涌现代活力的城市,正以它独有的方式,默默延续着植物染色的古老呼吸。
十位学员,自北京、河北、浙江、安徽、重庆、贵州、湖南、湖北汇聚而来。他们身份各异——大学老师、设计师、企业主、手工艺人、文化研究者,更有纯粹为草木染料的奇魅力所俘获的爱好者。此刻,共同的学习热忱将他们聚拢于这方染布之地,开启一段六天的沉浸旅程。
理论课程铺开了一幅宏阔的文化画卷。老师以《周礼》“五色”体系为原点,将枯燥史料化为生动的文化叙事,娓娓道来。课程涵盖七大维度:从青赤黄白黑“五色”所映射的天人哲学;到彩陶斑斓至清宫华服背后的技艺演进;由历代章服制度与染缬技艺的相互成就;到植物、矿物、动物染料的精妙特性;从染材采集时节与萃取火候的秘钥;再到煮染、浸染、套染等核心技法的精要操作;最终落于当代市场中传统染色产品的价值重塑。
“守正创新,实用为美”——八字箴言贯穿始终。师者之言掷地有声:传统并非僵硬复刻,而是在敬畏本源土壤里生发的新枝。
理论之舟靠岸,学员们眼中闪烁着对实践星火的渴望。接下来数日,他们将俯身大地采摘原料,在萃取中唤醒草木精魂,在染缸旁体悟技艺的温度与深度。从一片叶到一匹布,亲手触摸从自然到成品的完整诗篇——这种知行合一的沉浸,正是研修班十三载坚守的独特印记。
当靛蓝染液在布料上如云雾般晕开,当学员们屏息凝视色彩在织物上苏醒绽放,一种无声的传承已然发生。这不仅是双手对古老技艺的温习,更是让千年文脉的基因,悄然注入当代生活的肌理,于无声处开出契合时代的新花。
双手与草木相触的时刻,传统便不再是博物馆的标本。它在染缸的微澜中呼吸,在布帛的肌理里生长,最终成为我们身上可感可触的温度与色彩。所谓传承,不过是让古老智慧在每一次萃取、每一道工序中复活,并重新成为我们讲述世界的方式——它不声张,却坚韧,以最朴素的形态,悄然缝合着时光的裂缝。
授课教师:高级工程师,非遗传承人黄荣华
助教:吕晶
大量读者还没有养成“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阅读后顺手点亮“在看”,你的每一个“在看”,我都当成了动力!
原创真的很不容易,不仅是文字,图片里的植物染实物都是实际做出来的,多次想放弃。
坚持是一种信仰,专注是一种态度。
2025年八月培训班已在武汉开班,需学习者,可报名参加由非遗传承人亲自授课的第60期“传统染色培训班”。9月底开班,欲报从速!
专业师资,专业教材,专业培训,等待欲成为专业人士的你!
前一篇:玄纁之韵:一条丝巾里的楚文化密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