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兮兮不可耻
张怡筠

有位男士曾跟我抱怨说,他们全家好不容易抽出时间,飞到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度假,结果一群人长途跋涉,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一放下行李,大家迫不及待地想去试试手气,大显一番身手。
没想到他的太太说,她觉得很累不想出去,于是就一个人留在房里。等到他们天亮回到房间,他发觉太太居然一个晚上都没睡,并一个人坐在床边哭泣。
问她发生什么事了,她说:“我们回家好不好?我觉得这里好吵好乱,我想回家。”
这位先生继续说,老婆大人不但这次表现怪异,平常也常常听她抱怨,一下说这里太吵,
一下说别人老是给她脸色看。每当一群朋友要去唱KTV的时候,她就会说她没兴趣,可是
那副表情,往往让人觉得她是嫌大家没水准,搞得朋友也愈来愈少来往。
因此他说:“你看我娶了这么个扫兴的人,真是有够难相处的。”最后他叹了口气:
“如果再跟这样神经兮兮的人相处,我看我迟早也会精神衰弱了!”
不晓得你是不是也认识这样子的人?或者,你觉得这根本就是你自己的写照呢?如果
是这样子的话吗,那我们这章所要讨论的主题,,就跟你非常相关了。
心理学家们最近做了一些研究,而把有类似状况的人称为“高度敏感者”(highly
sensitive
person)。之所以被如此称呼,是因为这些人天生就比较敏感。也就是说,他
们具有对周遭刺激较为敏感的体质,而根据研究学者的估计,高度敏感者大概占人口的百
分子十五到二十左右。
想知道自己是不是高度敏感的人吗?那就请你回答接下来几个代表题目:
第一,你是不是会对生活周遭的细节特别注意呢?
第二,别人的情绪是不是很容易影响自己?
第三,在很忙碌的时候,你是不是特别需要一些独处的时间,而且往往比一般人来得
长?
第四,你会不会很容易被艺术品或音乐所深深感动?
第五,别人在生活上的一些小改变,到你身上就变成一些大变动了吗?
第六,别人会不会觉得你是一个敏感而害羞的人呢?
如果以上的答案,几乎都是肯定的话,就非常有可能是高度敏感者了。而高度敏感
的特质,往往会是情绪困扰的来源。
首先,高度敏感的人会自己觉得非常的郁闷:怎么我都跟别人不一样?人家都说我不
合群。可是我明明不是故意的啊?!
此外,周遭的人也会觉得不好过,常常动则得咎,不知道该怎么跟高敏感人相处是好。
以我自己的观察,高度敏感的人有三种类型,接下来我们就分别谈谈这三个类型,并
且提供一些适应方法。
一、神经过敏型
高度敏感的人第一个类型,是“神经过敏型”。不过先说明的是,这里描述的“神经
过敏”,跟平常我们骂人的那种意味不同,在这儿指的完全是生理体质上,有着超乎平常
人的敏感状况。
因此,神经过敏的人很怕噪音,因为他的听力特别敏锐,对噪音的忍受程度,就比一
般人来得低很多,那种人多、吵杂的地方,比如说pub等,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人间炼狱。
所以,不去不是不为也,其实是不能也。
此外,由于拥有细腻的感觉能力,他们也比较容易接收到人际互动间的情绪线索,别
人一个皱眉,一抹不悦都逃不过他们的神经雷达网。
神经过敏型的人,最容易被别人贴上“神经兮兮”、“神经衰弱”、“挑剔”,以及
“神经过敏”等形容词。
如果你发觉,自己是属于这种“神经过敏型”的话,美国有位专门研究这方面的心理
学家伊莲•艾伦,曾提出几个相当实用的方法,在这儿也提出来供你参考。
第一,平常不妨多作休息,常常给自己短短的休息时间,恢复一下自己的掌控感。
第二,常散步,也会很有帮助。
第三,平时多做深呼吸。
第四,其实最好的一个方式,就是坦诚相告,告诉他:“我就是这样一个有着福尔摩
斯侦探般感官的人,请阁下多见谅喽!”
如此直接说出来,可以化解不必要的误会,效果往往会比自己想象中好很多。
第五,你发觉在一群人中,因为觉得吵杂不安而无法加入谈话时,说不出来不要紧,
不妨多用一些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参与意愿。
例如,仔细听话,常常微笑,并且可以伸手拍拍别人表示鼓励,这些做法都能传达你
对团体的归属感。
二、独来独往型
第二种类型“独来独往型”,这样的人在跟别人相处时,觉得很焦虑不安,因为不知
如何是好,所以就干脆躲避人群。
因此,这种类型的高度敏感者,也就容易被认为是“害羞”、“孤僻”、“不合群”、
“高傲”等等。
根据研究,大概百分之七十高度敏感的人,都有这种害羞的反应。如果是这样子的人,
首要的EQ任务,是要加强自己的社交技巧。
首先,有备而来、主动出击。
每次要去参加社交聚会的时候,先准备好自己想讨论的话题内容,而主动出击,比如
说,你可以先打开话匣子:“今天天气真糟,我都不能跑步。”
于是别人会问:“哦!你平常都跑步吗?”这下,你就可以把准备好的内容说出了:
“是啊,我通常一个星期跑三次……”
如此一来,我们比较能够掌控情况,那么焦虑感就会大幅下降,一旦不再焦虑,就不
会害羞了。
另外,还可以戴上“人格面具”,来增加自己的社交能力。
什么是“人格面具”?
基本上,就是去扮演别人认为合宜的角色。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这乍听起来,岂不是要我们虚情假意吗?
的确,做真实的自己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因为表达直接,而刺伤了别人,这绝对也
不是有诚意的表现。
这么做合理的修饰不是委屈自己,是为了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
因此折衷的方法就是,请你发挥高度的社交控制力,扮什么就像什么,把人格面具戴
上,学习社交礼仪。
例如,在拒绝别人邀请时,原来你是想直说:“我才不要跟你出去吃饭呢!我懒得跟
你这样叽叽喳喳的人做朋友。”现在就换另一种方式吧:“我今天时间很赶,下一次好吗?”
三、人前人后型
第三种高度敏感的人,我把它叫做“人前人后型”,这样的人因为工作的关系,必须
常常处在人群之中,所以他看起来八面玲珑,非常活泼,但是只要下了班回到家,就完全
变了个人,一句话都不吭(事实上,有不少公众人物是很人前人后的敏感人)。
这些看来活泼的人,本身其实是不折不扣的高度敏感者,唯一不同的,他们是适应比
较良好的这一型,因为他们已经知道怎样用人格面具,在生活中运作了。
另外不能不提的是,高度敏感虽然常会造成情绪困扰,但拥有过人的敏锐感官,也是
项不可多得的天赋。发挥得得当的话,往往造就的是杰出的艺术家、音乐家,以及精彩的
人际沟通高手。
所以神经兮兮不但不可耻,还可能值得庆幸,这中间的差别,端看当事人如何运用了。
*此文节选自《张博士EQ早操》(作者:张怡筠;水晶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阅读:
2013张博士情商成长课程最新课程信息
2013情商讲师培训TTT课程最新课程信息
2013张博士青少年情商夏令营最新课程信息
张怡筠博士新浪微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