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怡筠 青年的心灵魔法师——《中华儿女》专访心理学家张怡筠
菡涵

面包or爱情,幸福需要什么?面对“情绪勒索”,该怎么办?如何解开嫉妒的心结?如何搬开失恋的石头?同居,要不要继续?懒散个性会让爱情远去吗?……每天,张怡筠都聆听并解答来自不同人群的各种烦恼。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喜欢听她的演讲,看她的书,看她的电视节目,还
有她的博客,从中学会如何向幸福快速进发。有网友称:“她分析爱情心理专业精辟,处
理婚姻困境优雅自信,解读情商让生活更灿烂、让事业更成功。”
张怡筠,美国乔治亚理工学院心理学博士,第一位以中文写作EQ专业书籍的学者,上
海云起时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资深企业培训师,爱上情商网 (www.iLoveEQ.com) 心理
学总监,情商俱乐部创办者,多档电视节目心理学嘉宾,多家杂志报纸专栏作家。
多年来,张怡筠始终将工作重心定在EQ的全方位研究与推广,坚持做幸福的布道者,
以专业的学理训练和丰富的演说经验来疏导心灵的障碍,轻松说道理,明确讲做法,言语
间传递积极的力量,帮助青年人提升心理素质,在职场、爱情、婚姻、家庭中轻松穿行。
幸福的布道者
内地大多数人知晓张怡筠,是通过上海电视台一档名叫《心灵花园》的节目。在节目
里,她把深奥的心理学知识说得浅显易懂,却又入木三分。与其专业知识相得益彰的还有
她时尚优雅的着装,温暖的话语,以及充满西化的举止,这一切都颠覆了观众一直以来对
于心理学专家的刻板印象。
事实上,在此之前,张怡筠已经在台湾大叶大学事业经营研究所做了11年的副教授,
是炙手可热的心理学专家。1996年,她凭借第一本畅销书《EQ其实很简单》荣登年度十大
畅销女作家之列,同年,她开始配合电视台做心理节目,因为她觉得“闭门造车不是个好
办法,应该出来跟大家聊聊,让大家学会用心理学帮助自己”。
2005年张怡筠参与配合国内第一档心理咨询电视节目——上海电视台《心灵花园》,
此节目被20多个省市电视台转播。通过这个窗口,她将心理学知识带进了全国亿万观众的
家中,帮助他们了解自己,了解心理学,更好地处理生活及工作中遇到的情绪困扰及心理
困境。她坦陈,当初只是抱着好玩的心态答应了下来,没想到“一发不可收拾”。
之后,张怡筠将工作重心移到了内地,更把家搬到了上海。陆续在央视《半边天》、
《心理访谈》,东方卫视《幸福魔方》,湖南卫视《变形记》以及江苏卫视《名师高徒》
等节目中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其间,她还应出版社的邀请,写关于情商方面的书,《爱,问张博士》、《爱情其实
很简单》、《工作其实很简单》、《幸福其实很简单》、《变形计》、《品位幸福女人》
等,带动了华文EQ风潮。
此外,张怡筠在上海继续发展自己已做了10多年的企业培训事业。据统计,她曾为640
多家国内外著名企业做过心理培训,如IBM、德国拜耳、阿里巴巴、中国银行(上海)、
中国移动、国泰人寿、宝钢、花旗银行、宝洁、诺基亚等。
“做培训其实很耗心力,要调动全场气氛,要跟进现场互动,大多时候我还需
要满场跑来跑去照顾每个学员的学习状况。”但是,每当看见有那么多的青年在自己
的演讲中领悟生活真谛,向幸福迈进的时候,张怡筠又会感到无比的兴奋与安慰。
曾有一位500强企业的高管,30多岁,因为觉得与领导沟通不畅而想辞职,在听了张
怡筠的一番话后,他决定换一个角度去看问题,就一切都迎刃而解,豁然开朗了。张怡筠
说,“现在,很多年轻人看问题往往都不全面,遇事消极对待,其实,态度能改变一
切。”
在自己开办的情商成长课程中,有一个女孩结婚三年因丈夫有外遇而离婚了,之后便
迟迟不愿接受其他追求者。张怡筠在课程中提到,“爱情和婚姻的成功与否,不是靠牵手
这一标准来衡量的,失婚绝不等于失败,自己如果从中更了解自己,也学到爱的能力,即
使分手,这段感情也是成功的。”
这个女孩在培训后单独找到张怡筠,说:“您说的对,我其实没有失败,而当我理解
他在那段时间可能与我一样痛苦,我就释怀了,也不恨他了。我应该再有信心去找寻我的
幸福。”
“一年以后,我收到了她的结婚喜帖。”说这话的时候,张怡筠的嘴角微微上扬,她
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除了为企业员工做职场情商培训,张怡筠还去很多高校为大学生们做演讲。2011
年,一年间,张怡筠和同是博士的丈夫每月至少去一所高校做“双博士演讲”。“我们的
演讲是公益性质的,主题有《大学生非做不可的七件事》、《职场的明日之星》和《幸福
hold得住》。目的就是让这些还未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为以后做一个优秀的职场人做好EQ
准备。”
作为一名情商研究专家,张怡筠表现给公众的每一个举动,每一句话,都似乎是对情
商的最有说服力的诠释。凡是听过张怡筠演讲的人都说:“张博士善于以知心朋友间的谈
心、互动方式,轻松、明白地把大道理寓于具体的行为方式中,深刻的人生道理被她演绎
得简单、易懂,颇具可操作性。因此,凡是有幸听过她课的人都会感到‘与君一席话,胜
读十年书’。”
听到这些赞誉,张怡筠笑着说:“厉害的不是哪个心理学家,而是心理学本身,当我
学得越多,我对心理学越心生敬畏。如果要说我有什么特别之处,也许是我努力把心理学
知识用大白话讲出来,教大家如何运用,来丰富自己生命”
让大家都快乐
谈起最让自己难忘的人生导师,张怡筠直言是她的硕士导师。“他是美国统计学方面
的重量级教授,因为他讲课太高深了,大家经常听不懂,所以他真正对我影响最大的应该
是在课堂外。”
张怡筠至今仍然记得当自己写论文遇到瓶颈、抓狂的时候,她的这位导师就会说:“
不急,我们先去喝杯啤酒聊聊再说”。“他教我凡事应先处理心情,再处理事情。”
有一次,这位导师的太太出了车祸,张怡筠和同学们都很着急,打电话问候,他却不
疾不徐地说“她撞断了一条腿,幸运的是,还有一条腿没事”。
“‘幸亏没有更糟’就是他的口头禅。这位超级乐观的导师深深地影响了我的生活
态度,之后不管碰到什么情况,我都会想到他的那句口头禅。我后来还编了一首《乐观
之歌》,歌词第一句就是‘幸亏没有更糟’。”
张怡筠从她的这位导师身上领悟到,老师最首要教给学生的应是经营生命的态度和方
法。多年来,她也正是用此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我想通过我的心理学知识让大家都变得
快乐积极,使心理学成为人们通向幸福彼岸的诺亚方舟。”
让张怡筠感到可喜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重视心理健康,也愿意与心
理咨询师面对面沟通,去解决自己的心理障碍。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始。”
在谈到“快乐”的定义时,她说:“让自我处在一个轻松、自在的心境,被成就
感和满足感包围。就像我正在从事的企业培训工作,在帮助这些青年人疏导心灵障
碍的过程中,自己也会产生一种超然的成就感和满足感。那时的自己,完全处于快
乐的氛围中。”
“当下,很多青年人在高压的工作生活下,产生焦虑、忧郁,担心自己达不成目标、
机会溜走、买不起房、养不起家,甚至20多岁就开始担心自己的身体健康……”对此,张
怡筠说,“一个人一定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任,要积极乐观地去解决问题,凡事都有两面
性,乐观的人在挫折中,都能先看到其中的好处,找到前进动力。再者,给自己的低潮心
情定一个期限,也许是两天,两天之后,就必须振作起来,还有就是寻求亲朋好友的支持
与帮助。”
“心情是测量快乐和幸福的温度计,只要乐观,就有前进的动力。”张怡筠曾在演讲中
多次提到“一二三四五自我幸福给力方法”,即一天10分钟情绪放松,一天20分钟有氧
锻炼,一天30分钟阅读,一天四个自我肯定,一天五个让自己值得感激的理由。
她坦陈,“我一天除了忙得顾不上有氧锻炼之外,其他四个都能做到。这些方法可以
让我一整天都感到快乐、幸福,很有效的。此外,一个人要时刻保持在快乐的状态中,还
应知足常乐。”
张怡筠说自己就有一项“特异功能”——选择性失忆,选择性记忆。在她的脑海中,
大多都是温暖的记忆,而不好的事通常记不住。“记得我有一次走在路上,碰到一个很久
不见的朋友。可是他一看到我就躲到了旁边的小店里去。我当时还在纳闷,为什么一见我
就跑呢?事后才想起来,原来他还欠我好几万块钱啊。”
做心理访谈类节目多了,别人的负面情绪也听多了,然而,张怡筠称这并不会影响到
自己的情绪。“作为一个专业的心理工作者,首先要有摒弃情绪垃圾的能力。做了这么多
年的心理嘉宾,留在我脑海里的,都是有正面能量的故事。此外,独处的时间很重要,自
己与自己对话,可以释放掉一些负面能量。工作日,我喜欢独自吃午餐,有人会觉得我不
应酬不给人面子,其实我是需要利用时间来做自我情绪调理。”
如今,无论在电视荧屏上,还是在工作生活中,张怡筠给人的印象总是穿着色彩明艳
的衣服,笑容满满,语调轻快,快乐向上,让人觉得亲切和信任。作为一个事业成功、家
庭美满的女人,张怡筠的兴趣是看人、看书、看世界,对待人生更是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是我的座右铭。”
的确,与张怡筠面对面,能够让人在轻快的状态下领悟生活的艺术。有网友这样说,
“跟着张怡筠做一个‘三心二意’的人,时刻怀抱开心、关心和同理心,持着善意和禅意
待人,懂得关心另一半的情绪,经常换位思考,生活心情就会变得简单而美好。”
*此文刊登于《精品购物指南》杂志
2012年10月25日总第1807期
相关阅读:
2013张博士情商成长课程最新课程信息
2013情商讲师培训TTT课程最新课程信息
2013张博士青少年情商夏令营最新课程信息
张怡筠博士新浪微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