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应衬托人们的内在品质,
而不是衬托它们的存在
——《风尚志》专访心理学家张怡筠

看到印有自己喜爱LOGO的奢侈品,不少人的眼睛会放光。人们狂热追求奢侈品,背后的心理需求是什么?是否拥有了丰富的物质就能提升我们的幸福感呢?
以下是我接受《风尚志》采访的内容,提供给各位参考。
Q
: 心理学家在一般人的眼里充满了神秘感,能告诉我们您平时的工作包括哪些内容
呢?
A :呵呵,我主要的工作是情商教育全方位的研究、推广及培训。我在企业界做工作
情商培训16年了,已去过六百三十多家企业,中英文培训都做。另外我们每年也开心地做
青少年情商夏令营,而这两年在做幼儿情商教育的系统研发及推广,我与我的团队即将推
出前沿而科学的幼儿情商教育之方法,会有成套的情商故事书,电视节目制作等,请大家
和我们一起欢乐期待!
Q
: 您有很多关于EQ方面的著作和培训经验,您觉得现在的人们在EQ方面有什么欠缺?
A :其实在高速运转的现今,我们每个人的情商都还有很多进步空间。比如许多人对
情绪的自我觉察能力还不够理想,在情绪激动时习惯责怪别人,却忘记了需要为自己的情
绪负责任。此外,大部分人处理冲突的能力也令人担忧。第三,抗压、抗挫能力往往是职
场人士的重大挑战。事实上,最好的生命状态是“快做慢活”,亦即工作的时候速度快,
但生活的时候能够随时放慢身心,就容易抗压而身心平衡。还有,我觉得大家都还可以更
乐观,幸福感受能力也可以更给力,一起加油呀!
Q
: 在您的工作中,肯定会遇到“有钱”、“物质消费奢侈”的人,他们普遍的心里
问题是什么?
A :我个人的观察心得是,人们购买奢侈品的心里需求有以下几个。第一,有的人买
的是自信及自尊:他们认为身上有精品的明显logo,会得到别人的尊敬;第二,有人购买
的是自我实现的成就感,比如小白领不吃不喝,花几个月的薪水购买一个名牌包包,提前
打造了成功后的理想自我;第三有人买奢侈品是为了缓解压力,当情感或工作不顺心,自
己心情低迷,就会用购物消费来安抚自己,而这些人也往往会是那些对店员颐指气使,语
出不敬的客户。
Q
: 对于那些过于追求物质而产生心理问题的人,你是怎么帮他们解决的?
A :我建议每个人要随时体检自己的购物习惯及心情。过于追求物质和心理问题的关
系有二种,一是因为先有心理状况才毫无节制地爱上购物;二则是因为太在乎名牌,导致
自己因不断攀比而陷入心理危机。我的建议是:当你发现自己买东西,用的不是它的工具
性价值(包包衣服化妆品要好穿好用),而只是为了它的情绪性价值(有了这个别人就会
羡慕我……)的时候,这就会是一个重要信号:我有状况了,需要及时处理。这时针对心
理状况做思考,如何先找回自信,直面工作或感情的问题去有效处理,才能解脱于恋物及
疯狂购物的心理枷锁。
Q
: 您觉得物质怎样才能帮助我们提升生活品质或者幸福感?
A :我个人觉得,看重品牌,不如看重品味及品质。我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logo
低调的精品,就是这种“为品味品质而买”的进阶态度。另外,研究发现,花钱购买经验
会比购买物品更能够带来幸福感。买一大堆东西让自己拥有,这种幸福感其实很短暂,但
如果把钱去购买经验(例如去旅行,听音乐会)会更容易让人长久回味产生的幸福感。再
比如,同样一个包,放在精品店刷卡买回来,和你在慈善拍卖会上竞拍得来的幸福感也是
不同的。我鼓励大家让消费变成一种经验,而不只是一个东西。再次,请千万别攀比,真
正与品味的人懂得自己适合什么。奢侈品的存在,是用来衬托人们的内在品质,人们不该
沦为陪衬,忙着去衬托奢侈品的存在。
Q :对您目前的生活、工作来说,最奢侈的梦想是什么?
A :我最奢侈的梦想就是一年可以工作一半时间,再用另一半的时间来旅行和做公益
教育事业,不过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这个奢侈梦想一定会实现!
Q :对于现代人,您觉得大家怎样用健康的心态去追求属于自己的奢侈梦想?
A :面对精神层面的梦想,要永远呵护它,心中的信念:生命不息,梦想不止!其次,
应该制订一个计划,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最后,我认为最棒的奢侈梦想是,在这个计
划中不仅自己获益,也能丰富别人生命,你会发现这样的梦想更给力,更让人愿意为之不
懈努力。
*此文刊登于《风尚志FASHION
WEEKLY·奢华》杂志第156期
相关阅读:
2013张博士情商成长课程最新课程信息
2013情商讲师培训TTT课程最新课程信息
2013张博士青少年情商夏令营最新课程信息
张怡筠博士新浪微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