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沟通路上你和我

(2012-05-14 09:19:04)
标签:

情商

情绪

关系

防卫

撒娇

沟通

心态

关怀

批评

交流

温暖

觉察

杂谈

分类: 情商学院

沟通路上你和我 

张怡筠

沟通路上你和我

    星期天下午,陈娟和朋友约好两点钟在西门町的十字路口见面,一起去逛街、看电影。不料朋友迟到了,陈娟顶着三十八度的大太阳,又渴、又热,自觉快溶化了,心中又气又急。

        过了半个多钟头,才看到朋友急匆匆的赶来,陈娟劈头就问:“你怎么这么迟啊!”

 

 

        朋友说:“路上塞车嘛!这怎么能怪我呢,台北市的交通你又不是不知道!”

 

        如果你是陈娟,你觉得对方的回答令你满意吗?

 

        很多人会觉得:这回答一点诚意也没有,根本就不是我想听的!

 

        的确,人与人之间经常会发生这种问者与答者之间“搭不上线”的情况,到底这问题

    出在哪呢?

 

        有位学者伯恩(E.Berne)提出了一套“沟通交流分析法”,来解释沟通问题的所在

 

        他认为我们在说的每一句话时,背后都有着一张说话的脸孔,也就是都会出现一种沟

    通心态,这心态会因为情况不同而改变,一共有三种沟通心态,即父母式心态(P··Parent)、成人式心态(A··Adult)及儿童式心态(C··Child),简称“PAC沟通

    交流分析”(PAC Transactional Analysis)

 

        父母式沟通心态

 

        所谓“父母式沟通心态”大致又可以分为“批评式”及“关怀式”两种。

 

        一、批评式父母心态

 

        以“自以为是”及“过度保护”的想法为出发点,说话时总喜欢以“我不是告诉过你

    了吗……”“以我的经验,我建议你……”或“你照我说的去做,绝对不会错!”作为话

    语的开头

 

        想起来了吗?对了,你我有时会觉得“我懂得比你多,所以你要照我的话去做”,因

    此,看到别人出错了,总忍不住送上一句:“我不是早告诉过你,这么做是不行的!”等

    等类似的话,这就是标准的批评式父母心态在表演啦!

 

        二、关怀式父母心态

 

        另外,父母也是提供保护、寻求慰藉的对象,所以往往会表现出关怀的温暖面:“别

    急……”,“别担心……”,“别害怕……”。例如:当我们看到别人为了考试而紧张的

    睡不着觉时,会安抚对方:“别担心,你一定可以表现得很好的。”这时就是以关怀的父

    母心态在说话。

 

        成人式沟通心态

 

        所谓“成人式沟通心态”,是指在沟通时,会收集相关的资料,然后作理性的分析及

    判断,再找出合理行为方案的做法

 

        换言之,会按当时的情况作出合理的判断,说出合宜的话,这也就是一般我们所谓的“

    成熟的态度”。

 

        举个例子吧!

       

        当炒股票炒疯了的朋友小王,兴致高昂地来怂恿你一起加入全名运动的行列时,你仔

    细的分析了一下自己的能力及时间,衡量自己是否适合后,而说:“我看我资金也不多,

    时间更是少得可怜,钱还是让你们赚吧!”这就是成熟的成人式沟通心态。

 

        儿童式沟通心态

 

        此源自幼年时累积的基本情绪,像小孩一样,会担心、害怕、天真、好奇或撒娇等,

    就组合成了儿童式的沟通心态。

 

        例如:我们常会说:“我好担心他会不会讨厌我?”,“怎么办?明天要上台报告

    了……”,“我觉得他这么做好棒哟!”,“哇!好开心哟!”……这些都是儿童式心

    态。

 

        好了,你可能已经有些概念了吧!

   

        了解PAC的沟通心态后,现在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前例中陈娟的心态。刚开始她可能会

    想:“他怎么又迟到?”(父母式)。等着等着,不悦之外又不免担心:“会不会出什么

    事?”(儿童式心态)。等到朋友出现后,她觉得担心是多余的,只剩下责怪的情绪,因

    此会以父母式心态责问:“不是早就提醒过你了吗?你怎么可以又迟到呢?”

 

        而她朋友的反应则是:“这不能怪我,到处都在塞车。”这时他是以“成人心态”来

    做解释,但是陈娟听起来颇为不悦,是因为以“父母式心态”说话的她,期望能得到对方

    的颔首认错。

 

        所以,如果她朋友改以儿童式的撒娇心态先说:

 

        “对不起啦!害你等这么久,你一定很累、又很担心啊!早知道我就听你的,早一点

    出门……

 

        先哄哄她,再以“成人心态”寻求解决方法:“怎么办?我们迟到了半小时,不如我

    们坐计程车赶去电影院吧,车钱我出!”

 

        这样的回答,是不是令人听起来舒服多了?

 

        很多时候我们与人发生冲突或沟通上的障碍,追根究底常是因为我们不太了解对方说

    话的心态,所以无法满足对方需要的回应而产生的。

 

        因此,如果能经常审视自己及对方的沟通心态,而找出最合适的方式回应,将可使冲

    突减至最低。

 

        要提醒你的是,PAC并非恒常不变的心态,每个人都可能在一句话当中,出现好几种

    不同的心态。

 

        例如:一个人说:“我妹妹又失恋了,我早就知道这男人不适合她,但她偏不听(父

    母式批评)!现在弄得惨兮兮的,不知道会不会做什么傻事,我真担心(儿童式担心)!

    不过我想她也不小了,又不是第一次恋爱,而且也学过心理学,应该知道怎么调适自己的

    心情吧(成人式判断)?!所以,看来我不必替她担心。”

 

       若想发挥PAC沟通分析的功用,首先必须在与人交谈时,能很快的察觉自己的沟通心态

    及别人的沟通心态。此外,很重要的运用技巧是:

 

        1.当你能清晰察觉自己及别人沟通心态时,你已是用“成人心态”在思考,所以绝对

    有助于你以成人方式与人沟通,这种训练非常有用。

 

        2.最困难的地方在于,我们在别人处于“儿童式心态”时,通常无法用好的同理心来

    应对,而当我们觉得遭到对方不公平的对待时更是如此,所以这方面功力得特别加强。

 

        例如:有人说:“你定要帮我的忙,否则就不够朋友。”

 

        这时儿童式的撒娇心态,但听在对方耳中,认为受到伤害,因此直觉的自我防卫心态

    出现,会用“批评父母式”心态说:

 

        “你怎么可以这么说?我哪里不够朋友?你每次半夜睡不着,都是谁听你诉苦的?”

 

        这番话一说出口,彼此间就产生了心结,造成冲突了。

 

        因此我们该学习的是,不要老以自我为中心。

 

        其实,如果暂以对方为主,很快的察觉他只是儿童心态的撒娇,然后压抑自我的防卫

    心态,而改以父母关怀心态,利用同理心去了解他为何求救的原因,是否真的需要帮助?

    还是只是耍赖而已?然后以适当的心态应对,必会对双方的关系很有帮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