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制暴情绪秘方:数颜色法

(2012-01-11 10:30:30)
标签:

生气

发脾气

工作

客户

情绪

抱怨

数颜色

心理学

肾上腺素

生理

理智

暴躁

分类: 情商学院

制暴情绪秘方:数颜色法 

张怡 

制暴情绪秘方:数颜色法

    小程有个客户非常不好应付,订单经常一改再改,而且每次出问题,就把一切责任全推到小程头上,不但对他大吼小叫,而且还会向小程的老板抱怨,害他常常被老板批评。

 

        情绪低落其实不如想象中的难缠,尤其有了“救命秘方”之后,化沮丧为振奋,马上

    又生龙活虎了起来。

 

        小程对这个客户是在烦透了,可是基于“客户永远是对的”的信条,每次他都强忍下

    来,但是心里是在呕得要命。终于有一天那个客户又没事找碴,小程实在火大极了,一时

    控制不住脾气,居然骂了回去,而且用力挂了对方的电话,那一刻,他觉得终于怨气大出,

    真是大快人心。但不料一个小时之后,老板气呼呼的告诉他,他得罪了公司最大的客户,

    造成公司严重损失,公司容不了他,所以叫他卷铺盖走人。

 

 

        其实,小程拿的待遇很不错,和同事处得也不错,所以他对这份工作蛮喜欢的,但如

    今却不得不放弃这一切,这是他觉得好后悔,反复说:“如果我当时能忍住,不发那顿脾

    气就好了……

 

 

        你一定也有过与小程一样的“如果当时我……就好了“的懊悔吧?那么该如何挽救自

    己一出口成千古恨的坏脾气呢?以下介绍你一个最新的好方法——数颜色平怒气。

 

 

       数颜色平怒气

 

        过去许多专家曾主张用“数数法”来控制火爆脾气相信你对这个方法应该不陌生

    就是建议快发怒的人,在开口之前,在心中先默数:1、2、3、……自1数到10以平息和缓

    自己的怒气,进而保持冷静,恢复理智。

 

        乍听之下,这似乎是一个好方法。但很多人在数完10之后,仍然气呼呼,所以只好继

    续数下去,一路温习自己的数数能力。我有一个朋友经曾经数到一百二十几,却仍然怒发

    冲冠的经验。

 

        最近一位美国心理学家费尔德(Leonard Felder)提出一种对控制脾气更有效的方法,

    称为“数颜色法”。其方法如下:每当你不满某个人或某件事,而感到怒不可遏,想要大

    发雷霆时,可能的话,最好暂停手边的事,独自找个没人的地方,不论是办公室、卧房或

    是洗手间都可以,做下面的练习。

 

        如果你不可能立即离开这个令你生气的情境,例如:正在听主管老板的指责,或父母

    大人的教诲,那么你也可以就在当场进行以下的练习:

    

        首先,环顾四周的景物,然后在心中暗暗自言自语:

    1——这个桌子是白色的

    2——他的领带是红色的

    3——墙上的钟是蓝色的

    4——这支钢笔是金色的

    ……

        一直数到12,大约花个二、三十秒左右,去辨识自己周遭物体的颜色,这就是所谓的

   “数颜色法”。

 

        你觉得这个方法有点荒谬?其实这个方法大有它的学问在。

 

        它是运用生理反应来控制心理情绪的方法,因为一个人怒从中来的时候,由于肾上腺

    素的分泌使得我们的肌肉拉紧,血流速度加快,因而在生理上做好“奋战”的准备。这时

    随着愤怒的情绪升高,我们的注意力因而转移在内心的感觉上,理智性思考能力因而减少,

    某些生理功能也暂时被消弱了。

 

        例如:我们在气头上时,视觉神经不如平时敏锐,所以眼前只觉得白雾般一片迷茫

    所谓的“气得冒烟”),忽视了眼前的景物,此时心中全被不满的情绪所掌控,满脑子

    想着:“他怎么可以这样当众羞辱我?)

 

        借由“数颜色法”的运用,我们强迫自己再度恢复灵敏的视觉功能,因而再度活络了

    大脑理智性的思考层面,因此当你数完时,其他理性的想法也跟着恢复,会发现自己冷静

    许多,这时再想想:“我该怎么应付眼前的情况?

 

        你或许可以说:“等我想想再答复你”,或者:“你这么说并不怎么合理,我其实是  

     ……”等等。总比说:“你是什么玩意儿?”要好听多了吧!

 

        因此暴躁型的人,下回在生气时,先别开口,请先数个颜色吧!

 

 

 

 

 

*此文节选自《张怡筠谈优质情绪》(作者:张怡筠;希代书版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阅读:

2012情商讲师培训TTT课程最新课程信息

2012张博士情商成长课程最新课程信息

2012张博士青少年情商夏令营最新课程信息

张怡筠博士新浪微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