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穿着有型,让孩子更加自信!

(2011-10-04 10:14:37)
标签:

仪表

自信

独立

教育

父母

孩子

学习

爱打扮

心理

沟通

成长

有主见

成功

分类: 亲子情商乐园

穿着有型,让孩子更加自信!

张怡筠

http://pic.gicpic.cn/bigimg/nowaterbig/4386000/gic4386725.jpg

  

    国庆假期,正是带孩子出游访客的时节。如何让孩子外表清清爽爽,内心自信满满地出门,是很多家长关注的焦点。

    心理专家发现,对自身仪表的重视与否,将影响到孩子自信的建立,及一生的心理成长。过分地注重外表会不会影响学习?如何从小培养孩子的仪表习惯?近日,我配合《申》报做了相关话题的采访,特奉上专访内容,供大家参考。

 

 

         1.《申》报问幼儿几岁开始会注意到自己的“仪表”?

        张怡筠:中国的家长总是喜欢为自己孩子做主,“他还小嘞”是最常用的理由。其

    实,说出来可能让人吃惊,孩子从2岁开始,就已经对自己的形象有意识了。那个阶段,

    孩子刚刚建立起“我”的概念,自我意识逐渐提升。家长不要怕他“小”,应该主动和

    孩子沟通他的穿着问题,当然,要从简单的开始,比如“今天穿裙子好不好?”“这双

    红皮鞋真好看!”即使孩子还不能把话说清楚,家长也该用商量的口吻帮他穿着梳理。

 


        2.《申》报问仪表会对孩子的心理有怎样的影响?

        张怡筠:很多研究表明,总是给人留下良好第一印象的孩子,大多数心理发展很好。

    这个道理并不复杂,假设你是一位面试官,你会喜欢穿着清清爽爽的应聘者还是邋遢的?

    同理,幼儿园老师第一眼看到山清水秀的孩子,就会下意识地关照他,得到较多关照和

    赞许的孩子,心理自然会更加阳光。所以,仪表是影响孩子自信的主要元素之一。家长

    可先从关注孩子的仪表开始,由简入难地通过一系列做法,培养孩子的自信意识。

      从小拥有良好仪表的孩子,长大后至少会具有三方面的优点:有自信、对自我负责、

    行为优雅。说穿了,“人为悦己者容”,对自己的仪表负责,其实就是对他人负责,是

    考虑到别人的感受。而要是每个人都穿得清爽舒服,举止优雅大方,我们的环境,我们

    的社会就会变得真正和谐。

      相对而言,不注重仪表的孩子,更可能会遭到老师的怠慢,小朋友也可能不太愿意

    和他多来往。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没有自信。



        3.《申》报问注重仪表会不会约束孩子的活动?

        张怡筠:这个问题并不矛盾。注重仪表,并不意味着穿得太好。儿童时期,我认为

     每个孩子都不需要穿名贵的衣服,多选择一些深色、棉质、耐磨、有型有款而又不贵的

    衣服。只要保证出门时干净得体就行。

 

        在学校里把衣服弄脏,再平常不过了,家长千万不要大惊小怪,不要当着孩子的面

    心疼衣服。洗一洗,第二天再换上套干净的衣服不就行了吗?“穿得有型,玩得尽兴”,

    这就是儿童着装的标准。


        4.《申》报问“爱打扮”是否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品格的发展?

        张怡筠:孩子的价值观建立最主要取决于家长。一方面,家长不能只教孩子穿着打

    扮,也要引导他做一个爱学习、懂道理的人。另一方面,家长自己待人接物时不要以貌

    取人,更不要整天只关心买名牌和梳妆打扮,精神空虚,无所事事。家长和孩子要共同

    树立一个观念:把外表打理好不会吃亏,但人的核心价值是内在的修养。


        5.《申》报问仪表“培训”不同年龄段各应怎么做?

        张怡筠:先做“选择题”,再做“填空题”。幼儿园阶段,家长可以每天拿出两套

    衣服,让孩子自己选择要穿哪一套。到了小学阶段,应该让孩子自由搭配自己的服装了,

    家长只要说清要去的场合就行。孩子穿衣服这件事,家长越早放手越好


 

相关阅读:

2012情商讲师培训TTT课程最新课程信息

2012张博士情商成长课程最新课程信息

2012张博士青少年情商夏令营最新课程信息

张怡筠博士新浪微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