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戴着镣铐跳舞—选题策划小议四

(2011-04-06 12:28:32)
标签:

选题策划

作者

镣铐

跳舞

杂谈

分类: 杂感
                                       戴着镣铐跳舞                     
                        ——选题策划小议四

    人是一个社会的人,生活在社会上,总是会受到种种的约束,绝对的自由是没有的,自由总是相对的。任何工作、任何活动也总是有一定的成规,工作有纪律和制度约束,比赛有比赛规则约束,游戏有游戏规则约束,就是跳舞也有一定的旋律约束,因此,出版人的选题策划也不可能例外。在选题策划的过程中,选取合适的作者是至关重要的。而所谓合适的作者,就是一必须是最适合这个选题的操刀手,倒并不一定是最著名的、最有身份地位的;二是必须是志同道合的能够善于理解和贯彻你的意图的。即使是这样,在你选定作者以后,必须要对作者有所约束,要让他在创作中去“戴着镣铐跳舞”,从而把你的意图变成书稿。

    成功的策划者,选择与组织的队伍虽然是志同道合的,但是由于各自身份的不同,选取的角度也会不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会产生分歧意见,在许多问题上产生矛盾与碰撞。优秀的策划者往往能化解这种矛盾,将自己的意图灌输给作者,融入作者的自觉行动中,激发出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从职业心理学的角度去研究,我们可以发现策划者与写作者的职业心理其中的异同以及策划者在处理与作者的关系中应侧重的方面。

    我们一般都清楚,作为写作者的职业心理,首先是具有作品发表的强烈愿望,让自己的作品见诸于世,是写作者的一大快事,自当不用细说;其次是创新的愿望,发表自己的见解,超越别人,创造性地发展别人的观点,以自己的作品去填补空白或作通说纠正,这是写作者(当然剽窃者除外)的主观追求目标之一;第三是得到社会认同的愿望,能引起社会的强烈的反响,获得读者和评论界的肯定和表扬,使自己艰苦劳动的成果价值得以实现。正是这三种职业心理的表现与策划者恰恰是吻合的。作为一个追求成功的策划者,他总是希望自己策划的图书走向市场,并显示出其独创性,获得社会的好评,走俏市场,这应该是策划者不懈追求的最终目标。

    由此可知,两者的交融是必然的,问题出在第四种职业心理上,处理不当往往会引起碰撞,乃至产生分歧,这就是写作者要求自由写作的愿望与策划者要求贯彻自己的策划意图的强烈愿望之间的矛盾。要处理好这一矛盾,就必须强调沟通。策划者选定作者后,必须要不断注意沟通,让作者在动笔前就对策划者的意图得以领会,从选题意向、总体设想、篇章结构乃至语言表达、读者对象的要求,均应让作者知晓。这样,作者了解和领会了策划者的意图后,将策划者的创造性意图融入到自己的创造性中去,虽然他还是在“戴着镣铐跳舞”,但因为已经历了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转变,“戴着镣铐跳舞”跳的舞也会很生动,甚至是别开生面的。
    沟通交融的过程,其实质就是策划编辑提前介入的过程。编辑提前介入,在策划意识不断加强的今天的出版界,已越来越成为一种共识,因为它有助于书稿质量的不断提高、策划者意图的准确体现乃至图书编辑加工的顺利进行。我策划《中国丝绸通史》、“现代出版学丛书”、“中华锦绣丛书(第一辑)”的过程,其实也是让作者“戴者镣铐跳舞”的过程,它们的成功也足以说明了选题策划编辑要学会与作者一起“戴着镣铐跳舞”,也可以叫做“戴着镣铐共舞”。

    我想,让作者“带着镣铐跳舞”就是区别是否是真正意义上的策划而不是组稿乃至于拉稿的重要标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