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韩世文-中国教师报
韩世文-中国教师报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113
  • 关注人气:1,0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免费 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担当

(2013-11-19 23:10:12)
分类: 评论·主编稿笺

 

近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从学前教育到成人教育的一揽子改革计划与发展目标。其中, 适时调整幼儿“助学券”制度,实行学前一年免费教育,成为此项改革的最大亮点,并迅速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

其实,近几年全国各地对于延长义务教育学段和年限的探索从来都没有停止过。既有将义务教育链条上接,采取“9年义务教育+3年免费高中教育”模式的,也有将义务教育链条下延,将学前教育纳入免费范畴的,更有推行从幼儿园到高中的15年全免费的教育模式……在如此众多的改革探索之下,为何南京市的改革举措,仍引发了如此高的关注呢?

在我看来,首先,南京市实行学前一年免费教育,不是简单意义上的“零敲碎打”,而是将此项改革举措置于南京打造和建设“世界教育名城”的整体框架下,提出的从学前教育到成人教育的一整套改革方案,体现了一个城市对教育与城市现代化发展关系的理解和认知,更彰显了一个城市在教育方面的责任与担当。

其次,南京主政者直面教育问题,从当前学前教育的现实出发,提出解决之道,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回应。2010年,我国实施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试图通过增加投入,解决学前资源严重短缺的问题。然而,3年过去了,“入园难”、“入园贵”、教师素质良莠不齐等问题依旧存在。同时,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教育厅厅长沈健连续4年在两会上提出有关学前教育方面的议案,提出学前一年免费教育是解决学前教育存在问题最有效的途经……南京的此次改革,正是对国家政策、对省厅主政者“倡议”的正面回应,体现了这座城市的魄力与担当。

再其次,此项改革是一个风向标,是对学前教育普惠化发展的一种承诺与践行。据了解,南京从2011年开始,就已经开始探索实行幼儿“助学券”制度,使包括流动人口子女在内的17万适龄幼儿,切实享受到了城市发展带来的教育“红利”。而此次的学前一年免费教育,一定程度上是幼儿“助学券”的“升级版”,普惠面更广,百姓得到的实惠将更大。这充分反映了一座城市的教育情怀与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诚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教育局长所言:免费,其实是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府只有用专业化的视角办教育,尊重教育规律,有效破解难题,才能真正实现让每一个孩子都平等地享受教育阳光的愿景。

因此,一项改革,不能仅有政策文件、制度要求的“大气魄”,更重要的,是要让好政策“落地”,最大限度地发挥功用。

按照计划,未来,南京3-6岁幼教以公办幼儿园为主体,到2020年,全市在各类普惠性幼儿园就读的幼儿比例要达90%以上。而根据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2012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仅为64.5%。那么,当学前一年免费政策实施后,以前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进入幼儿园的幼儿可能迅速涌向幼儿园,在当前幼教资源较为匮乏的情况下,该如何应对?是否会形成新一轮的资源建设潮?

又如,虽然南京明确提出将积极鼓励优质名园通过兼并和托管等多种模式,举办新园、扶持弱园,但在实践中,如何保证这些名园与其他附属园在师资、文化、教学等方面品质的一致性?

除此以外,学前一年免费教育到底都免什么、公办园与民办园是否同时享受此项政策、户籍所在地不同的幼儿能否公平享受此项优惠……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南京在实践中逐一给出解答。

但无论如何,南京在学前教育免费方面,迈出了勇敢的第一步。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城市的魄力与担当,还有对未来的无限期许。作为一个教育大省、强省的省会城市,南京的“学前教育行动”,无疑具有“典型引领”价值。

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在江苏,尤其是在南京,其教育一定是既要当下质量,又要未来效益,既有魄力,更有魅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