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实践-袁晓东:抓课程建设 强师训体系
(2013-11-11 14:49:35)
标签:
课程、师训教师培训课改上海教育 |
分类: 专题·特别策划 |
区级培训:基于“需求”开发培训课程
“基于需求-设计课程-开发资源”是上海市虹口区区级培训课程开发的基本模式。针对一线教师的需求,在课程的准备、实施以及完成的全过程中,采用严格的课程申报审议制度,以及培训者与受训者对课程效果的双向评价机制,充分发挥评价的监督功能,使区级培训课程的开发透明化、评价科学化、管理系统化。
校本培训:基于“共性”的“个性化”实施
虹口区教育局和教师进修学院研究出台了《虹口区中小学、幼儿园校本培训实施指导意见》和《管理评估意见》,以一套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校本培训制度,明确了对中小学校、幼儿园校本培训的共性要求。同时,鼓励学校通过校本培训课程化、区级校本培训“三本手册”校本化、教研活动课程化等途径,实现校本培训“基于学校,为了学校,在学校中”的个性化实施。
项目培训:基于“协作”的研训一体模式
整合区内优势资源,充分发挥专家骨干的专业引领和辐射作用,开设具有针对性的项目培训课程。如与上海外国语大学合作,借用区内英语名师工作室研修团队,开设英语骨干教师研修班。此外,结合上海市教委与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合作的“小语研训平台”项目,探索与实践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研训一体”创新模式,建立起课程资源共创共享的良性循环机制,为全市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培训”与“教研”互通的研训平台。
“1358计划”:基于“动态”的教师发展计划
根据教师学历层次、智力结构、实际需求与发展模式的新特征,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设计了针对入职1年、3年、5年、8年青年教师的“1358培养计划”,包括针对新教师的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入职3年青年教师“三个一”基本功展示、入职5年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示、入职8年青年教师的发展性培养等培训计划,打造未来骨干教师人才的蓄水池。(作者单位系上海市虹口区教师进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