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行动创新·教师教育新模式

(2013-11-11 14:47:59)
标签:

教师

培训

师范大学

培养

新模式

教育

分类: 专题·特别策划

行动创新·教师教育新模式

 

作为“生产”教师的基地,越来越多的师范院校意识到,师范生培养也必须走出“象牙塔”。目前,全国共有24个省(区、市)的54所师范院校主动走出校门,与地方政府和中小学(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建立了联合培养师范生的新机制。本期,为读者特别呈现——

 

东北师范大学:构建“U-G-S”教师培养新模式

吉林省通化县是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与东北三省教育厅联合创建的23个教师教育创新东北实验区之一。几年来,以实验区为实施载体,东北师大构建了“师范大学—地方政府—中小学校”(U-G-S)三方合作的教师教育新模式。

“U-G-S”模式基于融合协同的理念指导与价值追求,综合大学、政府和中小学校等多元主体的共同力量,将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研修等多个阶段相贯通,将学校教育、职业体验和教学实践等多种培养方式相结合,形成多主体、多因素合力协作的格局。

实验区通过建构师范生教育实习、在职教师培训、教育课题合作研究三大功能,为“U-G-S”模式的实施创设条件,搭建平台。实验区将师范大学教育研究的优势、中小学校教育实践优势、地方政府行政管理优势有机整合,实现了校校协同与校府协同;建立健全了“教育见习—模拟教学—教育实习—实践反思”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理论引导—案例分析—实践体验—研究发表”的教育实践课程实施模型,探索总结出“县域集中—混合编队—巡回指导—多元评价”的教育现场实习模式。

几年来,东北师大5000余名师范生在实验区进行教育实习,生均完成25课时以上的教学任务,至少开展一次班队会议、一项教育调查研究。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得到了普遍提高,对国情、教情和职业认识更加深入。

依托实验区,东北师大不断深化、扩大和辐射“U-G-S”模式影响。2012年,东北师大又联合东北地区省属重点师范大学成立了“东北高校教师教育联盟”,牵头联合各方组建了“教师教育东北协同创新中心”,持续、深入地探索教师教育协同创新的有效体制与长效机制。

 

江苏师范大学: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

江苏师范大学从2011年秋季开始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专门成立教师教育学院,并招收了三届“卓越教师培养班”。这种“开辟人才培养特区”的教师教育模式改革,为其他师范院校“推进教师教育内涵式发展”提供了一份可供借鉴的蓝本。

江苏师大校长任平介绍说,设立卓培班的初衷和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人才,通过这一精英教育模式,打造一批拔尖创新人才;二是出经验,通过这个计划的实施,能够为其他高等学校卓越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参考。

该校成立了卓越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专家进行卓培班新生的选拔工作。选拔工作主要是两个结合,即高考成绩(总分和单科成绩)和现场选拔成绩的结合。选拔在自愿报名的基础上又分两个部分,一是综合笔试(语数外等科目),二是面试。同时规定,报考卓越教师培养班,必须是师范专业学生。

“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突出特点在于“三位一体”:“三位”是指地方政府、高师院校和中小学,“一体”是指培养合作共同体。“三位一体”强调以“协同创新,合作共赢”为引领,高师院校与地方政府签署“市校合作协议”,与中小学共建“教学科研联合体”,积极构建“职前培养和职后培训一体化”的卓越教师培养机制。

江苏师大党委书记徐放鸣教授表示:“卓培班的探索,只是我们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第一步。下一步,无论是卓培班还是普通班的学生,我们都将一视同仁纳入这个培养体系中,相信这将助推我们锻造更多人民满意的卓越教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