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韩世文-中国教师报
韩世文-中国教师报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030
  • 关注人气:1,0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研的困惑·薛茂红:县域教研为何这么难

(2012-12-27 00:33:54)
标签:

县域

教研

教研员

教师

教育

分类: 集萃·编辑天地

就区域而言,教研质量的优劣必然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进而影响一个地区师生的幸福指数。优质的区域教研,师生负担轻,学生学习质量还不低;劣质的区域教研,师生负担重,学生学习质量却不高。

以一个县域的区域教研为例,义务教育阶段,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政治、历史、地理、生物、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等多种学科,如果一个学科一个教研员的话,就英语学科来看,一个教研员既要负责小学英语教研,又要负责初中英语教研,稍大一点的县域,有可能要负责近千名英语教师的教研。一个教研员,能让这么多教师都积极参与到县域教研当中去吗?因此,有的区域、有些学科的教师几年都不参加一次区域类的教研也就不足为奇了。解决区域教研员精力有限的问题,关键在于建立一套优质高效的区域教研体制机制。

县级教研员在引导教师参与教研活动时,并非所有的教师都会自愿、积极地参加进来。有的教师认为,“我参加教研干什么,只要学生的成绩好就行了。”还有的教师心存怀疑:“参加教研活动真能促进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吗?”县级教研活动往往由一些竞赛活动带动,为了在这些活动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参与活动的教师需要反复磨课,耗时长却不一定有收获,因此,一些教师认为,教研活动浪费了他们的时间。这就造成了我们常见的一个现象:参与县域教研活动的,往往只局限在有些教师、有些学校、某门学科之间,县域教研活动的普及性并不高。

县域教研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各学校自主的教研活动。然而,有的学校虽然设有教科室,但却形同虚设,只设了一个办公室,设置了1-2名学校中层干部,或许也有工作计划,或许也开展一些活动,但是教研与教学却是两张皮,有的教师是只教不研,即使有的教师进行教研了,似乎与学校的教科室也没有多大关系。学校教学有各级组织,比如学科组、年级组、备课组,但学校教研却没有相应的组织,甚至有的学校的教科室认为,学校是以教学为中心,教研只是顺带,教科室只是附属品,因而只是被动地完成一些不得不完成的所谓的任务,这能促进学校教研的优化发展吗?

教育教学实践中,县域教研质量的高低,不仅在于我们的智慧思考,更在于我们的科学行动。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兴化唐刘学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