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咸娟:可持续发展教育区域推进的四点经验

(2012-10-21 12:26:28)
标签:

可持续发展教育

教科院

区域

经验

教育

分类: 集萃·编辑天地

自1998年我国启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以来,全国多地已逐渐形成可持续发展教育区域小气候。为进一步助力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实现从以学校为代表的“点”,向以区域为代表的“面”的质的飞跃,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在华启动“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区建设项目”,选取北京市石景山区、海淀区、朝阳区,上海市普陀区以及内蒙古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为试点,开始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区的建设。两年多来,积累了部分经验,本期特别呈现——

 

可持续发展教育区域推进的四点经验

王咸娟

 

在“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区建设项目”实施的两年多时间里,5个实验区逐渐形成了几大共识,在总结提炼的基础上,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教育在中国区域推进的四点经验:

 

 第一,公共政策与政府主导是区域推进的有效保障。

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首次将可持续发展教育写入其中,这为可持续发展教育事业的整体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保障。

在区域层面,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区域公共政策的融合是可持续发展教育区域推进的重要保障,将对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促进地区教育各个方面的创新和改革发挥时代意义。北京市海淀区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海淀区“十二五”时期教育发展规划》,确立了“推进国家级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区各项工作”。《石景山区“十二五”时期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确立了“大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教育示范区”的战略目标,这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区域推进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在实验区建设过程中,首先需要从各区教育行政部门领导班子入手,通过建设区域可持续发展教育政府领导小组,来建立政府主导型的可持续发展教育区域推进策略。北京市石景山区、海淀区、朝阳区,上海市普陀区等地区,均组建了由各区区长、区委书记等地方党政领导为首的,地区各项目学校(幼儿园)校长(园长)普遍参与的,多层次、职责明确、分工科学的推进小组。从政策设计、策略构想、理论研究、学校实践等多个维度,对实验区的全方位推进提供了有效的领导。相较于以往基层学校的自发行动,区域推进实现了“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推进策略的有效对接,弥补了教育行政干预不足的策略缺陷,使各校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有了更加清晰、明确的行政指导,同时也加强了校际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使全区一盘棋,推进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区域整体化提升。

 

 第二,理念更新是实践创新的起点。

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全国各地的推进首先是以理念的普遍认知为起点,只有理解和认同可持续发展教育基本思想,才能保证各地区能够在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有所体现。

在实验区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专题培训和研讨来转变教育行政官员、教育科研人员、广大校长、教师的思想观念,指导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可持续发展以及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深刻内涵。

各地区教育工作者在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核心思想指导下,对可持续发展教育内涵进行区域化、校本化的解读,使各地区独特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及文化资源,各学校独特的办学风格和教育传统,实现与可持续发展教育核心思想的有机整合,既保证新思想的引领作用,同时也较好地继承了各地、各校的独特性。

 

第三,区域整体推进是扩大可持续发展教育成效的必然途径。

在过去10余年中,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以发展基层项目学校为主要推进策略。随着项目学校的逐渐壮大,以及项目学校需要获得的更多来自地方教育的支持和领导,以地区为单位的整体推进方式成为新时期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途径。同时,依照教育规划纲要的有关部署,地方教育部门也应为可持续发展教育在地方的整体推进发挥应有的作用,地方教育部门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必然参与者。

地方教育部门直接参与下的区域整体推进方式,有如下优势:从组织体系来看,使可持续发展教育官方机构建设更加完善,层级分明、职责明确,避免各级组织机构之间的断层和缺位;从发展历史来看,可持续发展教育应该结束学校个体自觉自发行动的历史阶段,进入到寻求各地政府的正式支持和引导阶段;地方教育部门的直接参与,更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教育与正规教育的融合,以及在区域更多中小学校及幼儿园中的推广与深化。其中,各区研究制定的地方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均正式将可持续发展教育纳入其中,起到了很好的助推作用。

 

第四,课堂教学改革是实验区建设的重中之重。

课堂教学是基础教育学校实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基本环节与主要渠道。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是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实践推进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实验区推进过程中,我们指导广大校长,特别是广大一线教师,将可持续发展课堂教学的16字原则,即“主体探究、综合渗透、合作活动、知行并进”,同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相融合,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新的理念指导或调整教育教学和管理行为,从仅仅关注教师的教,转变为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从仅仅关注成绩转变为更加关注能力,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科学知识、价值观、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特别是以培养学生可持续的学习能力和终身自我发展能力为重点,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鼓励广大校长、教师以可持续发展教育进行地区化、校本化、课堂化,甚至班本化、生本化的实践创新。

实践证明,可持续教学改革是一些地区过去开展可持续发展教育取得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同时也是过去1年创建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区的重中之重。各地区以及广大学校,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创造高效、优质和可持续的课堂教学,极大地发挥了课堂教学在促进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需要的价值观念、科学知识、学习能力、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中的奠基作用,成为促进学校和地区教育质量提高的重要推力。

 

新闻链接:

可持续发展教育第十一次国家讲习班九月将在京举行

主题为“可持续发展教育:优质教育之道”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第十一次国家讲习班,将于9月19至21日在京举行。届时,将有来自全国14个省市项目学校校长、教师代表200余人出席会议,会议期间,将交流分享来自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的重要信息、交流国际可持续发展教育优秀经验,并共同商讨未来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推进策略。北京市多所学校将在会议期间重点展示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实践经验。

 

(作者系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推进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实验区建设项目(2011年)”课题组成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