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道德课堂实验校的参训学员第一批(小学组)前往安徽省铜陵铜都双语学校——这个课改的“小岗村”进行研修的时候,我听到了一个细节。这个细节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了很久。
汪兴益校长告诉郑州的老师说,经常有学生到他办公室,坐在他的对面和他“论理”,针对学校的很多问题进行辩论或提出意见,有时还不达目的不罢休。汪兴益校长说到这一点时非常自豪。因为这就是他们培养的学生,不迷信所谓的领导和权威,敢于质疑和挑战。
之前我对铜都的课改一直非常钦佩,知道学校的导学案是“一绝”,报社曾经派我和清源一起去铜都采访,对其进行八个版的报道,很遗憾当时因为筹备一个会议没能成行。但是现在看来,我对铜都的看法是有“偏见的”。铜都的绝活是导学案的说法不仅仅是偏见,就是不对的。对于这样的一所课改学校而言,他们对真教育的追求已经达到了让人非常敬仰的高度。导学案只是其中一方面的呈现而已。
刚刚说到的这个细节就是一个例证。如果铜都的课改仅仅是停留在“改课”的层面,或者仅仅停留在“自主管理”的层面,或者仅仅停留在“导学案”的层面,或者仅仅停留在方法的层面,那么,都不可能出现学生可以随便去找校长“论理”的现象。
这是深入骨髓的已经内化了的文化和精神,处处彰显的都是人性的光辉!
能够做到这一点的学校极少,能够看到的不知道有多少?
我知道,有很多人不以为然。因为那些沉浸在应试和功利教育思想里的人,根本就没有站在真教育的频道里,而是躲藏在“伪教育”的频道里自己却浑然不知,整日里用这样那样的手段对付学生,按照他们的意志把学生管的服服帖帖是他们最大的心愿,他们在骨子里认为学生只有听他们的话才可能“健康成长”,才会考上好成绩。在这样的思想的控制下,他们在编织一个笼子,把自己和学生统统都套进去,在挖井,把自己和学生都放进去,成为井底之蛙,教育变成了教唆,变成了控制,变成了囚禁,变成了毒药,而这些人也疲惫不堪。但这种不堪却不能唤醒人的觉醒,这就是他们的人生模式,他们的“小我”需要把吞噬别人和自己的生命作为营养,强大的惯性!
同样听到有一些学员对铜都的课改不以为然,或者只是看到一些片面的东西,这让人感到保守思想的强大。这让我这些天来一直思想两个问题,一是面对这样的细节,为什么有很多人无动于衷,甚至麻木不仁?二是对于一所课改学校而言,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我想这两个问题正是我们在课改的路上必须要面对的和解决的——唤醒与建构。
唤醒人的意识,让人们回到人性的高度来付诸行动,这将始终是第一位的。
建构支撑人本思想的教育教学行为,让人本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