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韩世文-中国教师报
韩世文-中国教师报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113
  • 关注人气:1,0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区域教育地理·黑龙江七台河市:记者手记·“煤城”往事

(2012-10-09 09:03:56)
标签:

七台河市

课改

教育局

教育

区域

分类: 区域·教育地理

记者手记

“煤城”往事

2008年6月的一天,在黑龙江省教育厅门前,一份《中国教师报》,一副眼镜,成为七台河市第三中学校长白继贞和中国教师报驻黑龙江省记者站站长刘汶莉这两个素未谋面的教育人的“接头暗号”。

当时,刚刚调任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第三中学校长不到3个月的白继贞,为了让一所破败不堪、危机四伏的学校3年彻底改变局面,进入全市先进学校行列,5年创省内特色名校,他深入调研,四处学习,当他发现那些因课堂教学改革而崛起的学校时,眼前一亮。

于是,这个“有梦想的人”,只身前往课改名校学习取经。在山东杜郎口中学,崔其升校长了解到白继贞准备课改的愿望后,向他推荐了中国教师报,并告诉了他刘汶莉的电话。

这一次“接头”,拉开了一份“课改报”与基层区域课改的不解之缘——伴随着白继贞风生水起的课堂教学改革,新上任的教育局局长刘子文,也开始在反思中积极寻求区域教育突围的新路径。

于是,从2009年3月七台河市正式拉开区域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序幕,到2012年荣获中国教师报评出的全国十大“区域课改样本”,七台河市的课改,与中国教师报及其课改团队始终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一方面印证着作为一份国家级教育媒体的引领与担当,另一方面,也见证了一位有教育信仰的教育局长,带领着一批有良知的教育人,在不到4年的时间里,用扎实的课改行动,营建起的散发着浓浓“幸福滋味”的一方教育生态。

在过去的4年时间里,有很多往事值得重提,也有很多故事充满传奇。如今,白继贞已经调任七台河市第九中学校长,又开始了自己新的课改征程。而七台河市第三中学,那个原本破败不堪的学校,几年间却迅速发展成为当地、乃至整个黑龙江省课改的领军学校,这里不仅倾注了白继贞和三中教育人为梦想而努力的心血,更有当地主政者的用心良苦。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了解到,三中课改得到了局长刘子文的大力支持:课改需要增加黑板,没有钱,刘子文便从原来任职的学校“要”;学校要改善办学条件,教育局优先考虑;甚至教学中电子白板的使用,也得益于刘子文的“亲自过问”。

同样是因为三中的课改,刘子文与刘汶莉结识,这才有了后来两拨教育人在“光棍节”里把酒言欢的往事,有了《不课改,只能“死路一条”》的局长专访见报,有了在河南郑州举行的第二届全国教育局长峰会上,刘子文“坚定课改之路,就是坚定我对教育事业的信仰。我将为我一生热爱的教育事业无限努力并执着无悔”的真情告白。

正是七台河教育人在改革中的坚定信念与不懈努力,才有了入围全国十大“区域课改样本”的荣耀,才有了承办黑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现场会的资本。中国教师报人,见证了七台河市课改的整个进程,在为之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也为之深深感动。

如今,在迎接现场会召开的日子里,一些学校装修改建,校园面貌焕然一新;一些学校反思改进,课堂教学进一步优化;一些学校总结提升,课改文化进一步凸显……

或许,发生在七台河市的课改往事,只是“煤城”教育的一个侧面。面向未来,还有更幸福的教育生态,需要七台河市教育人继续为之奋斗。

 

链接

新教师幸福心语

教育,是智慧的世界;教育,是心灵的世界。真正的教育世界里,教师付出的是智慧,也只有智慧的教育才配得上塑造人的灵魂的事业。我们做的是一时一事,可影响孩子的却是一生一世。

——七台河市第五小学  于春艳

 

没有爱的教育不是真教育。作为教师,要懂得用恰当的方式去表达爱,让孩子们感受到阳光快乐。即便有麻烦发生时,我们也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责备和批评。无法避免怒火也可以不带指责、不带定性评价的表达出来。所有的这些人道的交流方式背后,是对孩子深深的理解、尊重和爱。

——七台河市桃山区第十四中学  张颖

 

设法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会使学生受益终生。而点燃学生的心灵,需要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唯有如此,才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七台河市东风中学  苗晓雨

 

教育呼唤良言,学生需要良言。良言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良言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良言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霾,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都能用良言去点燃学生美好的人生。

——七台河市第三中学  高淑芬

 

教师的工作,就是要去开启一扇扇封闭的心灵之窗,塑造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这需要教师的拳拳爱心,只有爱才能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爱的背后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具体的帮助,而不仅仅是“严格的要求”!

——七台河市欣源中学 王月英

 

作为一名教师,即使不能点燃火种,也绝不能熄灭火种!面对眼前同样充满好奇和天真的孩子们,要珍惜,更要努力让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充满阳光,让每一个孩子在爱的抚慰下快乐成长。

——七台河市东风中学  何淑英

 

和学生的交往是一件惬意的事,因为有一天,如果你赢得了孩子的心,那必是纯金的,无任何杂质的。

——七台河市逸夫中学  陈茂叶

 

老师是多么幸福啊,每当你付出一点爱,收获的将是孩子们无比的信赖与无私的爱戴。

——七台河市金河学校  李丹

 

新课改教学感悟

作为教师,我们每天都在谈论着课改,每天都在做着课改,其实改变自己就是给孩子展示的机会。教师要退居“二线”,化身成为学生学习的“助手”,将课改的基本理念转化为现实行动,让我们的课堂成为人性化的课堂,生命化的课堂。

——七台河市第五小学 衣广玮

 

备课时,我们既不能认为学生是空着脑袋走进课堂的,也不能认为他们是一张白纸,要相信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不能站在成人的角度去设计问题,解决问题,学生有学生的思维和方式,我们不能越俎代庖。为推进课程改革的进程,我们既要备教材,也要备学生,让每一节课都是孩子们精彩的生命历程。

——七台河市茄子河区铁山学校  刘延仑

 

课堂生成中,蹲下来聆听学生的声音,大胆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让学生在被信任和期待中充分展示自己的聪慧,那样,我们的课堂将会呈现出更多精彩!

——七台河市勃利县新起小学  朱艳

 

课改,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言路”。可以说,课改给了课堂生命,课改给了学生施展灵性的空间,课改完善了教学行为及价值取向。我和我的学生们在课改中快乐成长。

——七台河市第六小学  蔡国红

 

在课堂教学中,时时注意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创设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学生的创造火花才会不断闪现,个性才得以发展,学习才能更有效。

——七台河市桃山区第十三中学  许国一

 

学困生就如长在阴暗角落里的花草,他们对阳光的渴望该是最迫切的吧!多给他们些机会,让他们能迅速成长;多给他们些赞美,让他们能重新认识自我;多给他们些尊重,让他们能重拾自信;多给他们些关爱,让他们感受温暖;当他们一旦在课堂上收获快乐,找到感觉,激发出对生命的热情,那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改变学习状态,改变精神状态和发展状态,就会灿烂地开放在人生之路上。

——七台河市东风中学  邵丽华

 

作为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人,学生也是一个同样平等的生命。只有真正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做出合理的抉择,才是真正的师爱。我一直都告诫自己:“不能以爱的名义,去规划学生的未来;更不能用爱的名义去伤害一颗心。”

——七台河市桃山区雪松中学  苗香佳

 

学生不是没有思考的能力,而是我们教师未开发出来。每个学生都是一颗种子,我们真的应该充分相信学生,相信种子的力量!

——七台河市第九中学 刘素娟

 

局长出镜·刘子文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1983年参加工作,先后任高级中学物理教师兼班主任、团委书记、教务主任、教学副校长、校长等职务,2009年任市教育局局长以来,坚持以校长队伍建设为重点,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大胆创新管理机制,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使全市教育工作出现了可喜的局面。曾先后获得七台河市劳动模范、优秀公仆、2011年度全国十大最具行动力教育局长等荣誉称号。

 

精彩语录

我当过老师,做过校长,我对教育的情怀太深了,我觉得责任重于泰山。

不谋长远者,不足谋一时,不能为了眼前而失去明天。

减负就是要解放学生和老师,让学生快乐的学习,让老师幸福的工作。

课改不仅是改课,而是重建以新的课堂教学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系统,即以育人为目标,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改教法、改学法、改评价为手段,促使教育从应试和升学中转变过来。

课改不光要转变观念,更要树立信念,正是有了这份信念,课改才会成为一种内在的需要,我们才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坚持课程改革不动摇。

和谐就是事物发展中的一个协调状态,是让人与全体师生之间的关系融洽。帮助、建设和谐课堂,是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

和谐的学校文化可以解读为六个字:“阳光、开放、向上”,我希望每一位教师、学生都能有这样的气质,显示出先进教育的烙印,内化为生命的营养。

改革不是我们的目的,是为了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

坚定课改之路,就是坚定我对教育事业的信仰。我将为我一生热爱的教育事业无限努力并执著无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