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章程的力量(一)

(2012-08-12 16:02:19)
标签:

转载

分类: 转帖·他山之石
这是个好选题,值得关注!
其实,中国的事情,规定太多,但执行太弱。或者于教育,于孩子,管控、限制太多,而缺少真正的规则!
原文地址:章程的力量(一)作者:pplong

[转载]章程的力量(一)《上海教育》2012.7B报道虹口教育的章程建设

7月下旬出版的《上海教育》杂志上,出版方用8页的篇幅重点报道了虹口教育多年来的章程建设。这一报道的缘起,是教育部 625日制定的《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虹口区教育系统从2006年开始,就已经在区域学校实现了“一校一章程”。最近几年,随着全国各地逐渐认识到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对虹口区章程建设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2009年起,山东潍坊奎文区教育局组织教育骨干,三次来上海虹口区考察、学习,同时不断邀请虹口教师去山东讲学。另外,重庆市、山西省太原市、河南省郑州市等的教育界同行,近年来也先后来虹口区积极互动……在教育部积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时刻,《上海教育》推出的我区章程建设的做法和经验,或许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下面是报道的部分内容。

 

切始于章程

《上海教育》记者  陶小青

 

2012625,教育部制订的《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依法治校再次受到广泛关注。《实施纲要》指出,提高制度建设质量,形成以章程为核心、自主管理的制度体系;转变管理观念,切实提高依法治校的能力与水平等,是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坚实基础。

现代学校制度在上世纪末开始为人们所认识、接受,但不少地区和学校在建设现代学校制度中却碰到了诸多阻力和障碍。人们关注其中三大热点:“转变行政管理方式能否实现”“家长委员会能否行使监督权”“‘消除学生歧视’能否真正实现”。

破解这些阻力和障碍,关键在章程。现代学校制度的核心是依法办学、自主发展,而起点是章程的创建和完善;章程统领制度与规划,这是依法办学的起点、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抓住了章程建设,依法治校就可以纲举目张。

虽然早在1995年,教育法就明确规定,设立学校必须“有组织机构和章程”,必须“按照章程自主管理”;但对大多数中国的中小学来说,章程的创建还是陌生的,更不要说实施了。2006年起,虹口区全区117所公办中小学、幼儿园(含区业余大学、教师进修学院、职校等)就开展了“一校一章程”的创建,并依托章程梳理、完善学校各项制度、规划。2011年,面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虹口区教育局又开展了章程的修订工作。章程的创建和完善有力地推动了虹口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了区域教育内涵的发展。

2011年上海市区县教育法制工作会议要求,2014年末,上海市所有公办中小学要实现“一校一章程”。作为先行先试的虹口,其“一校一章程”创建和施行的经验和做法,广大教育工作者都想一探究竟:规范的中小学章程如何制订?章程和制度是什么关系?章程为学校到底带来了哪些变化?校长和教师的主动性如何有效发挥?为此,本刊记者走进虹口区的中小学,探寻章程带来的变化。

 

章程的力量

——探访虹口现代学校制度建设

《上海教育》记者  陶小青

 

“依法治校、自主发展”,校长和教师们都耳熟能详。但如何真正做到“依法治校、自主发展”呢?它的抓手是什么?操作途径是怎样的?可能大部分的校长和教师会有点茫然。

一所学校要建设现代学校制度,首先要依照法律法规,建立起自己学校的章程。然后,以学校章程为依据、为“根本大法”,再来制定学校三年或五年的发展规划和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这样才能“顺理成章”,才能“合法”“合理”“合情”。

“章程是核心,制度是针对现在,规划面向未来。”虹口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常务副主任郑万瑜说,“制度和规划又是章程的保证。”

依法治校、自主发展,学校章程、制度、规划是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并驾齐驱,让虹口区中小学进入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快车道。

“小制度”服从“大章程”

20119月,即将赴美参加“影子校长”工程培训之前,虹口区广灵路小学校长孙爱军有点不放心,因为自己赴美学习的2个月内,学校将没有主持工作的校长。按照习惯性的思维理解,学校的工作都是大事小事都要请示校长“行不行”;校长说“行”就做,校长回答“不行”就结束。为此,孙爱军曾经建议教育局派人来校主持工作,但“最终教育局也没派人过来”。

两个月后,海外培训归来,孙爱军发现学校在她校长学习期间一切正常,如往日一样井然有序。这时,孙爱军真正放下心来。在静心回味之中,孙爱军深深认识到章程创建和完善的重要、依照章程系统制度建设的必须,体会到依法治校、自主发展才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永恒动力。

“以前很多事是校长说了算,现在是很多的事情不是领导说了算,而是按章程办,因为章程对校长同样有非常规范的要求,明确了校长的权利和义务,校长也要接受党支部的监督和工会的考核。”对比章程制定前后的变化,北虹初级中学校长吴佩芸也深有感触。有了章程和系统的规章制度,学校的绩效工资工作、岗位设置更有依据,工作开展也更为平稳和高效了,因为一切是在民主的管理中进行的,是在公正、公开、公平的氛围中完成的。

在虹口区,校长们承认,学校在章程制定以前是“就问题而问题”,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如某个班的学生学业成绩下降了,赶紧去分析原因,与教师们商量对策;教师出现了教学事故,及时处理后赶紧制订相关的预防措施;学校的某个特色项目不再有优势了,又赶紧去多加关注等等。“经常是处于救火状态,缺乏系统的思考。”

20067月,在全区实现“一校一章程”后,2008年,虹口区教育局进一步开展了“一校一章程”的延伸工程,即:所有学校以章程为依据,对现有的规章制度进行认真的立、改、废梳理,形成自己学校的一套制度体系,把学校章程体现的精神落在实处,加快实现依法治校的工作目标。

“这就需要我们中小学在正确认识两者间关系的基础上,依据现有章程对已有制度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从而使‘小制度’服从‘大章程’。”广灵路小学校长孙爱军说。为此,从2006年开始,广灵路小学进行了依据章程修订制度的探索。

如广灵路小学章程中第二十四条提到“要积极开发校本课程”。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有着重要的意义。为了弥补学校规章制度在这一方面的空白,该校组织教师边开发边研究,不断总结经验,经过反复讨论,补充制定了来源于实践的“广灵路小学校本课程管理细则”“广灵路小学校本课程选择指南”“广灵路小学校本课程申报制度”“广灵路小学校本课程评审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章程中的一句话演变成了具体形象、可操作的文本,从而就校本课程的开发问题建立了富有特色的管理制度。

又如章程第二十六条强调“要加强教学管理,注重学科建设,运用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反思学校长期以来坚持执行的“随堂听课一条龙检查制度”,觉得其评价量表没有充分体现当前学校提出的“五化”教学策略的要求。于是,学校又组织广大教师群策群力,围绕“活化教学目标、趣化教学过程、情化师生关系、精化练习设计、多元化学习评价”的“五化”要求展开积极讨论,修改了评价内容、评价标准,重新设计、制作了“课堂教学评价记录表”“作业检查情况记录表”“备课检查情况记录表”等。作为对“课堂教学评价记录表”的补充,广灵路小学还增添了“学生课堂表现记录表”,用以指导听课者注意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从而对教师的随堂课作出公正、客观的评价。

各项制度应作为配套内容附在章程之后,系统的制度成为保证学校章程得以贯彻的具体措施。“具体制度是着力点,章程和制度互为配合。”孙爱军说。

20105月,广灵路小学已经编辑一本厚达330页,长达25万字的《上海市虹口区广灵路小学制度汇编》。全书第一章为“学校章程”,其他八章分别为“学校教职工岗位责任制”“学校组织机构管理制度”等。八章共有具体的规章制度156个,附有相应的操作表格64个。书的最后还附有制度建设依据的法律文本:《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于加强中小学校课程管理的若干意见》《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

由此,广灵路小学依照章程,建立了完善的制度体系,形成了明确的职责、价值、利益导向机制;确保了管理过程的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实现了学校管理的可行性和人文性的协调发展。哈佛大学荣誉校长陆登庭曾说,“哈佛的成功主要是在形成一种明确办学理念的基础上有一套系统的制度和机制作保障。因此,现在即使没有校长,哈佛一样可以正常运转。”因此,孙爱军校长赴美进修2个月不会对学校正常运转有太大的影响。

在虹口区,几乎每所学校都有以上依照章程系统化梳理规章制度的故事和教师们在观念和行为上的转变。

虹口区章程创建法律专家、上海市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会原常务理事肖建国教授认为,中小学校为贯彻落实依法治校的方针,虽然纷纷制定和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但不少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比较零乱、不甚规范,甚至规章制度之间还时有冲突,这与学校章程的缺失不无关联,章程的缺失使得学校各项具体的规章制度缺乏整体的协调和坚实的基石。如今,这个问题在虹口区的得到了有效解决。(未完待续)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