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报五大公益行动期待您的参与
(2012-06-17 11:06:59)
标签:
中国教师报公益行动期待参与课题共同体教育 |
分类: 集萃·编辑天地 |
联合起来
中国教师报五大行动期待您的参与
行动一:“课改中国行”再出发
教师引领希望
本着公益、服务的原则,为进一步宣讲课改理念,挖掘和宣传各地课改经验与成果,积极推动中国新课改进程,中国教师报于2011年7月27日首次发起“课改中国行”大型公益宣讲与调研采访活动。中国教师报全体编辑记者和全国课改专家一起,用眼睛去发现,用脚步去丈量,用心灵去思考,为中国课改提供了独家全纪录。2012年暑期,“课改中国行”将再度出发,期待您的“召唤”!
行动内容:课改专家专题讲座 编辑记者调研采访 课改万人签名
联 系 人:郭
行动二:“十二五”规划课题继续招募
课题为媒 “聚义”课改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成长为本——问题导引”教学模式实践研究》(编号:BHA110412)正在进行中,希望有更多学校、教研团队加盟进来,做不一样课题研究。
本课题,旨在把已有的成果进一步推广,组建以“高效课堂”为流派的课改共同体,探索以“问题导引”为形式的学生主体课堂的教学操作,总结、组织、交流、发布“四新”成果。我们倡导让每一位站在课堂上的教师,都担当“研究者”的角色,做“行动研究”;让研究结果从纸面上的“成果”,变成落在课堂中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希望借助课题,搭建一个广泛而开放的平台,发现和组织全国范围内的课改先行者,让大家相互认识、共享资源、交流经验,进而深度配合。形成一批更好的学校和成果,以引领更多教育者行动起来。
课题为公益性质,不收取任何费用。
联 系 人:马朝宏
行动三:“绿色高中共同体”邀约高中校
营造绿色的教育环境
高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末端,是培养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关键阶段,高中不能沦为应试的奴隶,不能成为课改的障碍。为此,我们倡议:发起成立一个基于共同愿景和共同价值观的协作组织——“中国绿色高中共同体”。
共同体组建目标:集结更多有教育理想和改革动力的同道者,让“绿色”重新定义高中教育的发展方式,营造绿色的教育环境,实现人的健康协调发展和绿色升学。
相邀对象:全国高中学校
联 系 人:刘
行动四:“生态小学共同体”招募会员校
共创生命的 生活的 生态的小学教育
小学,作为基础教育教育链上的起点,应该什么样?小学应该培养怎样的学生?如何让“小升初”自然衔接?小学教育不能让孩子刚刚迈入人生发展的起跑线,就被“管制性”教育扼杀了儿童的灵性与生气。
为此,我们倡议:发起成立一个代表未来小学教育发展方向的研究组织——“中国生态小学共同体”。我们希望,小学教育是生命的、生活的、生态的,小学学校是家园、花园、校园。
共同体组建目标:海纳和我们有共同愿景和价值观的教育者,让“生态”成为中国小学教育的符号,为小学教育注入生命关怀的人文力量。
相邀对象:全国小学学校
联 系 人:郭瑞
行动五:走进微课程
教师研究的革命
微课程是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微课程以视频方式呈现,每个5分钟左右。
微课程主要有两大作用:①微课程是一种载体,记录了优秀教师的经验和方法,可直接供一线教师学习。②微课程是一种研究方式,引导普通教师开展适合自己的草根研究,转变教育教学科研的模式与观念。
微课程对教师主要有四大好处:①简单实用,解决教师身边最关心、最棘手的问题。人人可以做,人人都会做,人人都爱做。②做微课程,其实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在不断地反思中,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③微课程便于传播,教师间可以相互学习好的经验方法。④优秀教师有许多好的经验,微课程正好可以固化经验、传播方法。
微课程带给区域教育发展的五大优势:①塑造区域品牌:微课程能够有效解决教师专业研究和成长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形成区域内教师专业成长的特色。②助力教师成长:关注微问题,开展微研究,形成微课程,让研究走进教师生活。③固化名师经验:通过微课程碎片化、梳理提炼的功能,将每个优秀教师内在的经验外显与固化,通过传播,让更多的教师学习受益。④创新培训方式:通过积累区域内、引进区域外优质资源,形成微课程库,开展远程网络培训,在家里通过手机培训成为现实。⑤加强联盟交流:微课程研究在全国诸多省市普及,同时各地结为研究联盟,形成研究群体,通过网络实时交流,共享最新成果,开展游学互访,增进了解,共同发展。
欢迎一起做草根研究,建立全国微课程联盟!
微课程引领专家:李玉平 邮
微课程联盟联系人:马朝宏 13671102924
邮
全国微课程联盟:232727187(联盟群)
研究平台:www.microlearning.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