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链接中国首座“学城”10:课改田里的耕耘人

(2012-05-25 23:59:58)
标签:

链接

中国

首座

学城

课改

田里

耕耘

樊城

教育

分类: 集萃·编辑天地

牛首镇一中是襄阳市樊城区一所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学校先后荣获 “襄阳市示范学校”、“襄阳市教科研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如今,脚踏实地的牛首一中人又在新课改的试验田上继续耕耘着,他们用松土、浇水、施肥三步并走的策略让“课改之花”悄然绽放。

“松土”,让课改深入人心。学校通过组织教师认真研读课改书籍,领导干部,蹲点教研员带头讲示范课,举办“课改利和弊”辩论赛,每天一次的反思会等措施,让大家在实践过程中深刻认识课改的必要性,并逐步由高效课堂的“门外汉”向“行家里手”的方向进行转变。

“浇水”,让自主能力激发。学校从“怎样用好双色笔”、“如何做好课前预习”、“怎样在课堂上展示及点评”等点点滴滴入手,下大力气激发学生内在的自主学习能力。结合学生住宿制的实情,各班每晚都会由学生自己召开一次总结会,评选产生当天的“每组之星”和“优秀小组”。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施肥”,让评价发挥功效。牛首一中课堂评价实行“双挂钩”。学校质检组每天随机评价教师的一堂课,并将评价结果运用在两方面:一是小组自主学习的状况与本班所有教师评价挂钩,二是将导学案的质量及运用效果与该教师所在的学科组挂钩。采取这种评价方式,有效地增强了班级课任教师之间、学科组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意识。

校长陈其恩说,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尽管有很多成功的范例,但具体实施时仍需要科学的方法,只有讲求“精耕细作”,课堂这方“田地”才会达到预期的高产目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