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韩世文-中国教师报
韩世文-中国教师报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615
  • 关注人气:1,0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局长访谈:赵浩军:将教育均衡向纵深推进

(2012-01-03 11:56:14)
标签:

局长

决策者

赵浩军

邯郸

教学

新课堂

教育

分类: 专题·特别策划

局长访谈

  20077月,邯郸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承诺“3年内实现城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打造无择校城市。”两年过后,邯郸在推进全市义务教育均衡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主城区中小学片内生入学率达到98%以上,政府兑现了诺言,“择校热”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200911月,“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场会”在邯郸召开。一时间,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的学习者络绎不绝,达万余人次。面对成绩,邯郸教育人在思考,真正的均衡是什么,发展之路在何方?2011年,邯郸选择从“课堂”再出发,提出“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的目标,力图打造出邯郸特色的“新课堂”,将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向纵深推进。本版的文字,主要是对邯郸教育的谋划者、主要推动者的专访,以期让广大读者了解他们的思想、策略和行动。

  

赵浩军:将教育均衡向纵深推进

 

    中国教师报:从200911月全国义务教育均衡现场会在邯郸召开之后,邯郸教育就已经是全国学习的样板,很多人觉得可以歇歇了,但您为什么在2010年又提出创建新课堂?

    赵浩军:一个区域的教育发展,在基本解决了硬件的问题之后,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必然要提到日程上来。

    邯郸教育的均衡发展从一开始的顶层设计上,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制度设计,我们通过名校办分校、名校与薄弱校结盟、合并薄弱校、建设新标准学校等方式让邯郸的学校在硬件上上升了一个新台阶;通过主城区规划设计为教育预留用地的方式解决了未来50年城区教育用地问题;通过开展“一流好品德、一身好习惯、一副好口才、一生好体魄、一手好书法”等十个一活动打造素质教育载体,让素质教育落在实处。通过校本革命让教师的教学行为和课堂教学流程发生根本性地改变。这些思路和设计,让邯郸的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发展。

    但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发现,如果素质教育的理念不能真正转化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如果我们的课堂还是教师讲学生听;我们怎么解决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问题?如果我们的教研还是停留在只研究教师如何“讲”;如果我们的评价还是只看中考和高考成绩,我们如何让孩子在十几年的学校教育中找寻到幸福和快乐?

    因此,教育改革和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改到深处必然要触及到课堂。邯郸的教育均衡发展,在经历了硬件均衡、校园文化创建之后,已经到了必须解决课堂问题的时候了。

    2010年下半年,当全国的教育同仁络绎不绝地到邯郸参观访问的时候,我们没有被冲昏头脑,而是在谋划着步入教育改革深水区的邯郸教育如何走好下一步。

    中国教师报:这个“下一步”就是创建新课堂,这是一个更具挑战性的命题。

    赵浩军:是的,如何走好“下一步”是区域教育行政长官必须要超前谋划的事。邯郸教育的下一步就是强力提师能、创建新课堂。

    教育的许多问题都可以归结到课堂上来,许多教育的难题都是课堂问题的“并发症”。从区域教育发展的角度看,教育均衡首先是设施和师资的均衡,而师资均衡的重要体现就是课堂上的教育教学行为多大程度上尊重了教育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提出了邯郸市教育均衡的思路:将加强教师团组建设作为提高师能素质、创建新课堂的重要载体,重点加强盟校团组、学科团组、年级团组和班级团组建设,建立完善各团组内以优秀教师为引领的互动互学机制,加强以通案设计为载体、以教学反思为重点的团组研修,以团组师资素质的提升带动整体师资素质的提升。

    这样以来,通过教师团组建设实现班级教学质量的均衡,通过班级均衡实现校际均衡,通过校际均衡,实现区域的教育均衡高位纵深发展。

为了更好地实践这一思路,我们把切入点放在学校全面深刻地改革创新上。大刀阔斧地开展了“校本革命”行动,革故鼎新、直切要害。“校本革命”主要有五项革命,即:理念革命、师本革命、生本革命、课业革命、评价革命,引导学校从各自的办学实际出发,摒弃不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思想和行为,关注和解决学校发展中的实际问题,重点聚焦课堂、聚力师资。设立试点学校16所,引进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加快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打破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学”的传统教学方式,取得了初步成效。

(赵浩军:河北省邯郸市教育局局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