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韩世文-中国教师报
韩世文-中国教师报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6,030
  • 关注人气:1,0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改中国公益行札记:示范怎堪示范 优秀如何优秀

(2011-08-08 13:40:24)
标签:

课改

中国

公益

札记

重任

你我

担当

苦难

无惧

伤病

优秀

示范

教育

分类: 专题·特别策划

一所省级示范高中,本该成为教育的榜样力量,课改的坚定引领者,可惜的是,自视甚高甚至自以为是的教育者们,依然高傲地扬起自己的头颅,不愿意牺牲自己的一点休息时间,学习更好的课改思想和教学智慧。于是,我们“有幸”看到,在不到两个小时的专家讲座中,不断有人离开会场,不断有人接电话、交头接耳,当然,还会有人不以为然,真身在会场,元神却已远游……

一场体验式培训,对于那些渴望学习的教育工作者们来说,实在是难得的锻炼和体验的机会,而对于那些根本不愿学习不感兴趣的人们来说,就是一场浪费时间的煎熬。于是,我们“有幸”看到一场本该精彩的课堂体验,沦落为有几许无奈而可笑的工作任务。

计划从下午两点半开始的培训活动,因为人员签到的稀稀拉拉,以及几乎所有人的羞怯与推诿,一个24人的小班级,一直经历了半个小时才最终建立起来,其中还需要校领导一再动员与行政安排——在这样的队伍中开展改革,或者领导这样的毫无凝聚力的团队,难度可想而知;而动这样的教师的课桌,那的确会难于上青天。

特别让人无法理解的是,教师上台作为学生参与体验式培训,竟然引得众多同事笑场,有人被选中,几乎都会有人禁不住发笑。而有相对腼腆,看起来本分老实的教师参与展示或者有所行动的时候,更有干部笑的欢畅,仿佛有小丑做了特别可笑的事。这样的管理者带队伍,一盘散沙也就不奇怪;而这样的教育工作者,怎么可能平等对待学生,让课堂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呢?

我们常常强调建设学校文化的重要性,也经常听到校长们高谈阔论自己的学校文化如何了不起,可在这样的洋洋自得的背后,有时候甚至只能看到校名、校训、办学理念等简单而毫无特色的文字上墙;好一点的还会用各种图文装点校园,以为这样的便是文化——且不说这种表面功夫的浅薄,更别说这样的办学者的无知,仅仅是文化外显的凝聚力与向心力的缺失,就足以成为办学的致命伤。

如果办学者不能靠文化引领,那么最起码应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制度和人性的考核机制;如果无法做好制度管理,那么,校长就需要具有较好的人格魅力或者强有力的领导力——如果人治都实现不了,那么,学校管理只会一盘散沙,学校办学更不可能有所建树——即便有“建树”,也只可能是片面追求应试成绩的政绩观和成就感产生的短期成果——这样的“清华北大”是残疾的,是没有发展潜力的应试机器。当然,这样的教育追求背后,便是一张变态的文化网,一种畸形的政绩观。

所以,当我们听到:评价学校的优秀,只紧紧盯着考入清华北大的人数,连进入香港大学的人才都不能算作应试成绩的时候,几乎是要反胃的!暂且不去评价如今的清华北大是否是全中国最优秀的学府,是否是最优秀人才的生产基地,仅仅是这样的怪相,就已经是当今教育的极大悲哀了!

更有意思的是,学校为了清华北大拼命补课的同时,家长们正在为各自考入各种不同等级不同类别大学的孩子,大摆筵宴,邀亲朋好友共庆贺,请教师校长同答谢。以至于每年暑假里的好日子,城市里上档次的酒店饭馆都爆满,此起彼伏地上演高价的庆功宴、谢师宴。

即便功利一点说,这样大摆筵宴也应该是那些考入名牌大学的学生们,现在却成了家长们炫耀无知的社会风气,几乎是只要考上大学,都免不了几场酒席筵宴的闹哄哄。

这是社会价值观的整体滑坡,也是人民精神追求的缺失与庸俗。

因此,我们一直在倡导重建信仰,希望带领所有教育工作者,建构起真正的教育信仰——在尊重与民主的氛围中,还学习权利于学生,利用好学生这个教学资源,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信仰学生!

如果今天的很多名校们还不反省,还沉迷在自己的成绩中,不愿意行动,那么未来几年,教育的重新洗牌,势在必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