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区域教育地理·江苏如皋:“活动”的课堂

(2011-06-28 23:00:09)
标签:

区域

教育

地理

江苏

如皋

活动单

导学

课堂

分类: 区域·教育地理

区域教育地理·江苏如皋

5月28日,随着全国首家“活动教学研究中心”在江苏省如皋市宣告成立,“活动教学”再次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媒体关注的热点。

近年来,如皋教育人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探索出“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该模式匠心独具的课堂结构、多元互动的学习方式、激情洋溢的课堂氛围以及卓有成效的教育业绩,引起了省内外有识之士的广泛关注,被誉为“活动教学”理论最具体、最生动的实践。目前,“活动单导学”模式,已经在如皋全市整体推广,1万多教师、18万学生从中受益。

如皋,这个“江苏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改革发展示范区”,如何凭借一种教学模式,让课改理念真正落地,使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追求有效落实?他们的课堂是怎样“活动”的?本期走进如皋,解读其课改经验。

 

如皋:“活动”的课堂

本报记者 韩世文  袁  玥  特约编辑 于洪飞

 

小学三年级的语文课——《争论的故事》,应该如何上?江苏省如皋市师范附属小学教师鞠僖格,为这节课设计了“活动单”,其中的活动方案分3个:品读故事,感悟争论;交流感想,领悟道理;发挥想象,续编故事。

课堂上,围绕射下大雁后应该煮着吃还是烤着吃的问题,学生们既有个体的朗读,也有小组合作的情景表演;既有声情并茂的分角色朗读,也有配合肢体语言的精彩“演出”。在鞠僖格的带领下,在“互相埋怨”、“争论不休”的“面红耳赤”中,孩子们不仅有效地学习了成语,更真正领悟到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在如皋,小学的课堂如此,中学的课堂也如此——如皋所有中小学,甚至包括幼儿园,都在全面使用“活动单”,实施“活动单导学”。

 

一张“活动单”:让课堂“活动”起来

走进如皋市金盛初中的课堂,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常常感染前来听课的客人。在一节学习《小石潭记》的语文课上,孩子们根据“活动单”设计的活动,正在展示、交流自学《小石城山记》的效果,记者上前询问一些柳宗元与《永州八记》的问题,孩子们便争先恐后、热情高涨地和记者讨论起来:《永州八记》是唐宋山水游记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对后世散文的影响非常大;《永州八记》是柳宗元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后,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小石城山记》是《永州八记》中的最后一篇……因为学生充分地“动”起来了,如皋的课堂“活”了。

所谓“活动单导学”,是指以“活动单”为媒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自主、合作学习,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如皋市教育局局长金海清表示,“活动单导学”有3个核心概念,一是“活动”,指学生主动作用于教学内容的方式及其过程,其是“活动单导学”的主题,通过“活动”促进学生发展是“活动单导学”的根本目标。二是“活动单”,“活动单”是呈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活动方案等教学元素的平台,是导学的主要手段。“活动单”一般包括课题名称、活动名称、活动方案等内容。三是“导学”,“导学”就是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点拨启迪、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要包括导趣、导思和导行等。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是“活动单导学”的基本策略。

“活动单”不同于传统教案,它更重视学什么和如何学。如皋市教育局副局长张俊说,“活动单”也有别于学案。虽然两者都关注学什么和怎么学,但学案是基于发展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方案;而“活动单”则是一种帮助学生构建认知经验,提升学生学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活动方案。

有了好的“活动单”,又如何“导学”呢?活动单导学的课堂教学流程大体为:创设情境——实施活动——检测反馈。“创设情境”即以“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用“境”为学生提供学习的认知背景;“实施活动”是指根据“活动单”设计的活动方案落实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由一系列活动组成;“检测反馈”是通过提问、实验、练习等方法,对学生个体、小组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进行检测评价,每节课都要有紧扣重点和难点、时长为5~10分钟的反馈训练。

在金海清看来,如皋的倡导的“活动”,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活动”有3点不同:

一是活动目的不同。长期以来,传统课堂的活动,只是教学预设方案的一个程序,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铺垫,活动的目的一般都是为了验证课堂教学的基本结论。“活动单导学”所倡导的“活动”,则超越了单一的“书本世界”,回归到学生自我的“生活世界”,其实质是把“活动”作为学生学习的基本途径,借助“活动”来真正确立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真正使学习主体化、活动化。

二是活动组织形式不同。传统教学中以模仿和表演为主的活动,主要是作为教学过程的修饰,以此来服务教师的教学。“活动单导学”所倡导的“活动”,不再把课程仅仅视为“学科”“知识”或“教材”,而把课程视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所进行的一种批判性、反思性、建构性的实践活动。“活动”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做”出来的,学习的实质是学生在“做”的过程中进行经验重组的活动。

三是活动结果不同。传统的教学活动关注的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以及在活动中获得的有形结果。“活动单导学”所倡导的“活动”则将教育目的蕴于活动过程之中,不仅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对与错,多与少,更关注学生的态度、情感、能力、责任心以及合作精神等个性品质的培养,它努力营造了一种为学生所接纳的、无威胁的、宽松的、愉悦的、开放的师生关系。

如皋人所提倡的“活动”,是一个从教师预设向课堂生成、从封闭向开放、从单一向多元、从外在形式向内涵转变的崭新平台,正因为如此,身处其中的学生,才形成了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并获得了具有创新意义的学习成果。

 

五种推广法:“逼”出教师专业化

脱胎于如皋本土的“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如何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广?在金海清看来,课改,最关键的是领导的态度。上面方向偏了,下面就会歪。

为此,如皋市教育局在四个方面做了周密、有力的部署:一是领导组织要到位。二是建立课改推进的制度和考核体系,这是保证所有人投入并持久的保证。三是必要的财力物力支持,构建完备、流畅的后勤保障体系。四是重用一批有能力、有办法、想做事的校长和骨干教师,带领大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深入。

教育局长金海清率先身体力行,每学期就要听上百节随堂课;教研、科研部门动起来了,校长也开始动起来。但“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实施,关键还在教师。归根结底,课程革新的成败最终取决于全体教师。

一开始,教师投身课改,许多人都是被“逼”的。不少校长也坦言,确实采取了“逼”的手段。

从教育局层面看,不仅印发活动单二次备课指导意见,明确二次备课的流程,还健全领导巡课督查制度,建立巡课督查台帐,具体记录每天巡课过程中发现的正反典型及后续措施。同时,实行学校领导和中层干部蹲点挂钩到班制度,将其联系班级推进“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情况、教学效果等与其绩效考核结合起来。全市一盘棋、强调执行力的系列举措,使得“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在一些思想不解放的老师课堂上也实现了“硬着陆”。

除此之外,如皋市教育局还采取了“引、领、研、评”的措施。

“引”,即行政带头,冲在一线。教育局领导班子经常推门听课、即时点评,表明态度,依靠行政力量创生地方特色;要求校长率先示范,上示范课,且每学期听课不少于40节。

“领”,即全员培训,教给方法。构建“教研员—教研组长—学科教师”的业务培训网络,分层专题培训;将全市分成八片,每学期进行分片展示;组织全市骨干教师编写《活动单导学实用手册》、进行书籍培训。

“研”,即课题引领,项目作战。分片成立了10个微型课题项目中心,利用课题组组织全市骨干教师深入研究,成立教科研共同体,研究如何进一步创新和超越。

“评”,即过关考核,合格验收。全体教师参加“活动单”制作和“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达标过关活动,成绩列入绩效考核;启动“活动单导学”合格镇(校)达标创建活动。创建结果与素质教育质量综合考核挂钩。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教师在实践中真正理解了“活动单导学”的价值。孙小冬便是受了“刺激”之后开始接受“活动单”的。

有一次,他参加一个公开教学活动,执教白居易的《池上》,将重点放在了引导学生通过“不解藏踪迹”体会儿童的天真、可爱上,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回校后,隔壁班的季老师因有事让孙小冬代上《池上》。根据季老师的“活动单”设计,第二个活动是深入体会,感受形象,结果课堂上出乎他的意料,学生们并没有提出他预想中的问题,而是对“小娃为什么要去偷采白莲”津津乐道,并以“情境对话”的方式进行了解答。(例子好像不太清楚,刺激在哪里)

看到课堂上孩子们兴奋的小脸,孙小东突然意识到,从学生的视角出发,设计课堂流程,才能真正解放孩子。而解放了的孩子,无论迸发出多大的能量都是不足为怪的!此后,孙小冬接受了“活动单导学”模式,他的课堂逐渐表现出自己鲜明的个性。

 

六年新行动:激“活”如皋教育生态

“把中小学生从过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如皋市教育局副局长张俊说,“如皋市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减负增效、提高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推进‘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

但这种模式,只是一个大体的框架,不是一个机械、僵化的标准流程。在坚持“活动单导学”的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的前提下,不同的学段、不同的学校、不同的学科、不同的老师、不同的课型,都可以对教学程序,尤其是活动环节进行取舍增减。

事实上,在这个框架之下,如皋市很多学校都形成了切合自己课堂教学实际的操作流程。例如,薛窑中学不仅不同的课型有不同的操作程序,甚至不同题型的评讲都有自己的程序。

“从实践的过程来看,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教学程序,关键是看这个程序的思想是不是科学、是不是有针对性、是不是有效。”金海清表示,“课改理念正确,要敢于做,这时候行政推动扮演‘课改核心力量’的角色”。

尽管在课改之初,遇到过很大阻力,但如皋市通过统一部署、整体规划、行政推动,实现了课改理念的落地生根。该市教育局将“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的推进,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每年召开一次大规模的现场推进会,多次召开区域推进会。

经历了6年的探索与实践。“活动单导学”在如皋市已经深入人心。从市委书记、市长到教育局的司机师傅,都了解该教学模式,都能头头是道地讲给外来参观考察的人听。

现在,如皋的课堂真正“活动”了起来,学生胆子大了,热情高了,思维活了,兴趣浓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也获得大幅提升。同时,课改也点燃了教师探索的火种,激活了教师思想的灵感,萌生了教师自我发展的教育自觉,成就了一批爱学习、勤思考、善研究的发展型教师。在2010年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比中,“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获一等奖。在全国中小学公开课电视展示活动中,如皋“活动单导学”课堂教学获特等奖,并被作为经典案例向全国推广……

 

链接·经验

区域推进课改四策略

第一,培训促进理解。思路决定出路,定位决定地位。如皋市以教研室为龙头,遴选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教科研骨干组成研究核心组,构建“教研员(核心组)——镇级教研组长——学科教师”业务培训网络,对全市教师进行理念上即时更新,行动上动态跟进,效益上有效转化。我们先后组织全市教师学习相关文献资料,进行专题讲座、分片展示、主题沙龙、专家对话、QQ群互动等多种形式的思想碰撞交流,逐步统一了思想,形成了共识。

第二,行政推动改革。课堂教学改革,校长起着关键性的枢纽作用。因此,如皋市呼吁校长要走在教师的前面,认识高位,做教学生产力的先进代表;行动前位,做科研成果转化的首席执行官。教育局也要求各级行政干部靠前管理,适时指导,与教师形成“学习共同体”。各基层单位先后出台了“学校领导挂钩蹲班”、“常态教学巡查达标”、“学校领导听课评课”等规章制度,加强了常态管理的考核力度,确保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现场,矫正在第一时间。

第三,区域整体联动。如皋市“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改革,是中学、小学、幼儿园和职业学校整体联动,全市1万多名教师、18万学生都积极投身于这场课堂教学改革的浪潮之中,每位教师、每个学生都是改革的主体,是活动式、合作式、探究式学习的主人。如皋市教育局整体规划了改革方案,在统一教学思想、教学原则的基础上,教学程序、教学形式、教学方法的设计尽可能兼顾到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的学段和学科,并建立相应的考核评估制度,从而形成了教学改革的合力,提高了效率,也减少了消耗,降低了成本。

第四,研究提升品质。如皋市通过微型课题研究,不断寻找新的突破点和生长点,并建立了以“活动单导学”教学模式为主要研究内容的10个微型课题研究项目中心,分解成若干子课题,多次组织教研员、课题主持人和核心组成员、基层学校领导、骨干教师沙龙研讨、合作研究,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突破瓶颈的策略,有效提升了全市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品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