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田保华:家长会是一门课程

(2011-03-29 12:55:33)
标签:

田保华

家长会

一门

课程

评价

管理

改革

教育

分类: 专栏·决策者说

说起家长会,我们都很熟悉,并且也都亲身经历过。但是,家长会的效果却往往令人失望。家长会上,教师讲学校成绩多、告学生状多、给家长提要求多;让家长说得少、肯定学生的优点少、相互交流和研究问题更少。结果,家长会变成了分数发布会、报告会、告状会,甚至批判会、牢骚会,成为“暴风雨”的前奏。所以,如今的情况是:绝大多数学生和家长都害怕家长会,都不愿意开家长会。

这种只关注学业成绩、不关注学生成长,只放大学生的问题、不研究解决办法,让家长和学生更隔阂、让家庭和学校更疏远,违背教育宗旨、恶化教育生态的家长会,我们把它称作道德缺失的家长会。如何让家长会充满道德的关怀和人性的光辉,我们认为,应该把家长会当作一门课程来研究、开发和建设。

第一,家长会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家长会是学校同家庭联系、沟通、合作,促进家校和谐,改善教育生态的一种常用方式。召开家长会的目的,在于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一种“理解、信任、目标一致”的合作关系。家长会的目标,应该基于教学生做人、使学生向善向上的道德标准,保持家庭教育与学校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引领家长提高教育孩子的艺术,做孩子的表率,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成长环境。家长会的目标,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分学段制定;有学段的整体目标,有学年目标,有学期目标;每一次家长会研究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目的,都应该有明确的目标。

第二,家长会应该有具体的内容。根据家长会的目标要求,选择和安排明确而具体的内容,实现家长会的系列化、主题化教育要求。家长会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应该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结合,给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家长进行必要的学习方法上的指导;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家长掌握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与学校的教育特色相结合,对家长进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特长发展方面的帮助和指导;与家庭教育环境相结合,针对不同学生所处的不同家庭教育环境,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指导。

第三,家长会应该有多样化的实施方式。运用什么样的方式举行家长会,展示内容、达到目标,非常重要。互动交流式、对话讨论式、汇报展示式、联谊式、“门诊”式、网上交流式、按需辅导式、论坛沙龙式等等,都是很好的选择。家长会“开会有法,会无定法”,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只有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家长的具体情况、学生处于不同阶段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家长会形式,达到教师用心、家长顺心、学生欢心的目的,才是最有效的。

家长会的效果,不只是决定于内容和形式,而且决定于它的艺术性,尤其是教师说话的水平与艺术。家长会上应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多一些关切,少一些严厉;多一些谦逊,少一些傲气;多一些指导,少一些邀功。

第四,家长会应该加强评价与管理。对家长会的评价,应该是多元评价、注重效果的评价。让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评价,以学生、家长、教师的共同成长和对家长会态度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学生和家长愿意不愿意开家长会、喜欢不喜欢开家长会,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学校在对家长会进行“课程化管理”的过程中,不仅仅要加强对家长会的目标、内容、形式的研究,更要加强对评价的方式、方法的研究。每一所学校都要研究、制定、建立符合教育的道德标准的家长会评价体系。

课程改革推进到今天,已经到了把家长会提升到课程建设的层面上,来加以研究、开发和建设的时候了。在推进“家长会建设”的进程中,应该秉承道德的准则,在观念上,实现从“学校、教师、分数为中心”到尊重学生、家长主体地位的转变;在内容上,实现从只关注考试分数到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转变;在形式上,实现从单一的说教式、告状式到学生、家长、教师互动交流式的转变。让我们的家长会,既要合乎道德的要求,体现道德的关怀,又要孕育道德的心灵,洋溢道德的光辉。让我们的学生和家长都愿意开家长会,喜欢开家长会,盼望开家长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