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韩世文-中国教师报
韩世文-中国教师报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113
  • 关注人气:1,0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敬业前辈应学习 可敬同事共谋事

(2011-03-10 16:43:52)
标签:

新奇

见闻

两会

报社

沙龙

兼谈

同事

团队

敬业

前辈

分类: 日记·岁月留痕

梁恕俭老师现在是进入报社最晚的“老人”了,同时也是被我们年轻一辈最为敬佩的教育人之一。

原因大约有三:第一,好男人。听同事叙述,梁老师对爱人态度相当好,在北京这样的“堵城”,下班开车去接爱人也是明确到几分钟,因为堵车或者报社事务稍有耽搁,便会“虚心”表达歉意。估计在报社同事们中间,能做到这样“体贴”的男性,几乎没有!

第二,好同事。在进报社的几个星期里,梁老师以做教育工作20年的经验,在我们这些年轻的同事面前,一直表现的很谦虚;偶尔和大家探讨话题或者报纸工作时,又是很有见地,或者及时提出建设性建议——毕竟对于一线教育,他有最扎实的实践经验和思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报社各周刊连续组织沙龙活动,他以高超的速记水准,无条件地承担起每个沙龙速记的任务,这样才让我们这样人手少的周刊腾出时间和精力安排其他的工作。

第三,好媒体人。其实对梁老师的敬佩,源于一件很简单的事,那便是他所说的“每天一博”——如果往回退几年,或许我也能做到,但是现在,工作忙碌,文字写作任务繁重,除了发布采编的报纸文章,几乎很少写文字了——所以,对于今天已经加入中国教师报,并且承担一个版面工作的梁老师来说,“每天一博”并且认真做到,高质量完成,的确让我们很“羡慕”!除此而外,他对话题的把握,对读者群体的回应与引导,也是值得我们年轻一辈人学习的。他走进媒体行业,的确是报社挖到的一块“宝贝”。

除了梁老师,回想起最近的几次沙龙活动,我的感动,以及对于报社同仁的赞叹,确实也让我为能融入这样的团队而自豪!

因为周刊的安排,区域教育周刊人手少,从报纸版面的采写,到网站俱乐部的构建,再到沙龙活动的组织开展,几乎都要我一人承担,这既是锻炼提升的过程,也是煎熬的过程,好在我们有一批可敬可爱的同事一起努力。

首先是亲切敬业的雷振海总编——他总会从头至尾参与所有周刊的沙龙活动;总会在周一终审稿件,最后走出报社的编辑部;更会从报社员工的利益出发,想尽办法提升大家的待遇;还会参与一切可以学习的活动——以老总的身份,学习的态度,实在是我们年轻人学习的榜样。他对每位员工的支持和呵护,也都让我们看到未来发展的希望和倾心工作的责任……

其次,以采编部李炳亭主任为代表的中层干部,不仅谋上,更谋下。他和策划部杨伟广主任,不仅要对报社、对教育报刊社负责,更会对报社员工、对周刊负责。李炳亭自从到报社,几乎成为报社里工作时间最长,策划能力最强,鼓动最有力的的干部——改革者需要一种投入的精神、一种负责的爱心、一种突破的魄力、一种奉献的品质、一种敢想敢干的豪气,他无疑具备了这样的特质,所以每周二下午的报社全体会,几乎成为他的演说场,也成为中国教师报这支团队的加油站,我常常能看到在他激情洋溢、幽默自信的话语背后,一种责任与无私的展示,以及一种情义与焦虑的流露,也能看到报社年轻女同事们在他展望之下,表现出的崇拜与向往——这是个人魅力,也是责任使然,正如雷总编酒后吐真言:他是我这辈子认识的最值得信赖的朋友和搭档——对于这个“搭档”,雷总编总是给予完全的信任和推崇,这也让报社的改革,从上而下,显得彻底而自然!

杨伟广主任应该是我进入报社前,认识最早且记忆最深的人,因为本身具有成熟男性的帅气和教育大报的谦逊。及至进入报社后,也是他最先表示有什么困难找他的。最近我负责组织的局长沙龙活动,安排在他负责的民办校长沙龙之后,尽管他很累,依然在事先提醒我一些注意事项,表示有什么需要尽管开口——这是他作为领导的责任意识使然,也是作为前辈的爱护之情的流露。

与他相关联的,民办教育周刊的另外两位同事——田华和康秋菊,都是采编岗位上的新人,然而采编工作只是他们诸多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但他们干的不亦乐乎,每次都会看到他们为文章、为版面兢兢业业的工作场面。他们还喜欢虚心地听取我和其他同事的一些浅见,更会无私地为我提供帮助。从沙龙活动组织的细节,到局长们的住宿安排、菜单准备,他们既有曾经的经验,也有先行一步的实践,在我面临同样问题的时候,及时提醒,无私帮助。

还有技术编辑兼内蒙古记者站站长高日东,也是主动提出帮我忙的人。一场局长沙龙活动,从帮我准备会议材料到会场拍照、倒茶,他都冲在最前面——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一个肯干事的人,因此常常觉得,仅仅忙着报纸排版这种没有多少设计含量的“技术”工作,的确也耽误了他自身的发展,而抽空帮我们各周刊组织沙龙活动,也是他为报社工作多出一份力的切实行动。

当然,我曾经做《现代课堂周刊》时的搭档,天津美女郭瑞,同样出自天津的美女,目前在报社出版中心、读者俱乐部等工作中挑大梁的解成君,童心不泯、干劲十足的宋鸽,还有吴莹莹、高影、陈盼、马朝宏、冯永亮……

一长串名字背后,都有各自不同的故事。但其实这个队伍并不大,却承担着比以前多几倍的工作,但大家开始变得没有怨言,开始变得乐观地工作……仅从一次局长沙龙活动来看,如今的这支团队的确开始具有了团结一致的齐心,勤奋敬业的努力。

这是我们事业发展需要的力量,这也是每个人发展需要的上进!

 

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565f618e01017afe.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