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广学:区域教研为教师专业成长服务

(2011-03-08 10:26:36)
标签:

李广学

区域

教研

教师

专业

成长

服务

内蒙古

教育

分类: 专栏·决策者说

内蒙古乌兰浩特教学研究室承担着全市40所中小学(幼儿园)3000多名教师的教学研究任务,在助推、引领、服务广大专业教师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满足家长对优质课堂教学需求,构建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上,走出了一条内涵发展、优质服务的新路子。

构建一套培训机制。乌市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以课促训、以讲促训、以赛促训、以研促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培训机制。在教师专业化成长上,教研员亲自撰写讲座材料,轮流为教师做讲座,再通过教师论坛的交流,达到激活思维,准确把握,正确运用的目的,每年教师培训累计达7300多人次。

课堂教学推行由低及高、螺旋引领的探究方式,一是各校自行开展“引路课”、“过关课”、“竞赛课”、“观摩课”等“四课”活动,促使新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拔尖教师脱颖而出;二是开展全市“教学能手”、“教学新秀”、“课堂基本功赛”、“新课程讲评推优”、“新课程学科带头人”竞赛活动,推动教师深入思考,积极探索;三是各学科优秀选手为全市教师做学科示范引路课;四是教研员讲下水课,引发教学研究人员与一线教师教学的碰撞,教学研究实现了互学互研共同提高的目的,区域性课题研究、校本课题研究启动,引发一轮教改科研引领教育教学的改革。

搭建一个均衡发展的平台。由于学校分布在市区和郊区,不均衡发展现象存在,制约了整体的提升。我们在解决共同发展难题上,实施了“三送”和“教研员包校”制度,把“三送”和“教研员包校”作为长效机制用以扶持乡镇中小学、薄弱学校的课改。2005年启动以来,累计培训教师1万多人次,讲座100余场,教研员的身影成为各中小学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带出了一支过硬的教研员队伍。

2004年9月教研室恢复独立建制以来,特别是在基础教育改革背景下,教研员和一线教师面对全新的课程,迅速转变角色,强化学习。丰富内涵,苦练“学、写、评、导”四大基本功,向书本学,向专家学,向一线教师学蔚然成风。原生态课堂发现问题,探求新知,捕捉亮点。到目前为止,一支说得出,立得住,懂课改,精业务,善协调的教研员队伍已经形成。

培养一批优秀业务骨干教师。骨干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引领作用是不容质疑的。推出了专任教师梯次培养、梯队成长的业务培训目标;深化“强化中小学语文实践计划”课题研究,开展了“浓缩课时”和“优秀教研组”比赛和评选,课题研究延伸到了校本教研领域,校际间互相听课、共享优秀资源,教研员与学科专任教师“相约星期一”,到相约学校开展教研活动,拓展深化了教研新渠道;研究制定了一个教学质量检查评估体系,即“乌市教学质量检查评估体系”。

近年来,乌市教研室在以教研打造高效课堂,以服务促教师专业化成长上,收获颇丰。2008年被自治区政府教育督导评定为区级“一级教研室”,培养了国家课堂基本功大赛一等奖1人,区级教学能手71人,盟级教学能手128人,累计有414人次在区盟各类课堂教学竞赛中获奖。

(作者系内蒙古乌兰浩特市教研室主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