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保华:阅读是“心”的工程
(2011-03-08 10:20:11)
标签:
田保华阅读心工程校长教师幸福调适心态教育 |
分类: 专栏·决策者说 |
人们常说,决定一个人品位和境界的,是他的胸怀和内涵,而影响一个人胸怀和内涵的,则是他阅读的数量和质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坚定地相信,少年的自我教育是从读一本好书开始的。只有从人类的道德财富中给自己找到榜样的人,只有希望从这些财富中为自己的心灵汲取最宝贵东西的人,才能达到思想和生活的最高境界。”因此,人们把阅读当作是一项贯穿人生始终的生命化实践活动;通过阅读来增进知识,并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生活品质。
学校应该点燃学生的阅读激情。走进我们的学校,随处都应该感受到浓浓的书香,分享到阅读的快乐。让阅读真正走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让阅读为孩子点亮一盏温暖的心灯,更让阅读成为师生的一种生活方式,应该成为学校的追求。漫步在学校的楼道里,映入眼帘的应该是开放式书架上的精美图书;墙壁上孩子们的交流天地里,丰富的读书体会、生动的好书推荐、迫切的寻书信息、独特的书评介绍……
在学校里,图书应该成为学校文化中最漂亮和最实用的组成部分。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让全校的孩子只要有时间就可以读书,只要喜欢就可以读书。学校仅仅有好书读还远远不够,还要给孩子们一个展示读书梦想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应该有和名作家探讨与碰撞的激情,应该有分享读书的思考与收获的喜悦。学校就是要点燃孩子们读书和创造的热情,做点燃孩子们心中阅读梦想的点灯人。
学校应该做好的是雕琢阅读环境,丰富阅读内容,共享阅读体验,延伸阅读空间,让孩子们感受到,原来,阅读是可以更美的;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激情洋溢的书香校园里茁壮成长。
学校应该让教师因读书而美丽。作为教师,的确有太多的事情等着去做,有时会使我们的教师身心疲惫,享受不到职业的幸福和快乐。教师职业的幸福与快乐,不在表扬,不在证书,不在绩效工资,而在心态。教师的美丽,不在外表,不在学识,而在心态。
如何让教师获得职业的幸福与快乐,如何让教师更美丽?唯有阅读,阅读,再阅读!因为阅读是人的智力和情感发展的最佳途径。一个人的情感发育史,有时就是一部阅读史。没有阅读,就没有丰厚的人生和充沛的情感;而情感的发育完善,则是建构人的德行,发展健全人格的重要基础。心态的好与否,则是人的德行、人格、品位、境界的直接体现。
阅读能丰盈人的内心世界,调适人的心态。心态好,才会有爱。有爱心的教师,才不会把孩子的学业成绩单看成是自己的工资单,才不会去伤害孩子,即使是最淘气的孩子。尊重孩子,不伤害孩子,孩子才会感受到老师的爱,感受到老师的美丽;才会尊其师,信其道,效其行;才会饶有兴趣地、充满激情地、主动地、展示性地学习其所教的学科学业,学业水平自然会不断提升。这样一个学生群体不断增大的过程,既是教师职业幸福感与快乐感不断增强的过程,又是教师心态不断调适的过程,也是教师不断地对学生施爱的过程,更是教师个人不断“美容”的过程。因为阅读是最好的美容方法。
校长醉心阅读,率先垂范,才能带动教师走进书香,享受阅读。作为校长,应该做的是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用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唤醒一个教师,就等于唤醒了几十个孩子;唤醒了十个教师,就等于唤醒了几百个孩子;唤醒了学校的教师群体,就影响和改变了全校师生的生命状态。作为校长,应该让教师因为阅读而更美丽!
常言道,养鱼养水,养树养根,养人养心。教育,是育人;育人,当是育心,是“心”的工程;而阅读,亦是“心”的工程。
教育就是爱,因为爱,我们应当推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