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效课堂“听”出门道 “评”出味道(一)

(2010-11-23 13:25:07)
标签:

高效课堂

听课

门道

评课

味道

观课

议课

教育

分类: 集萃·编辑天地

听、评课是教师专业生活与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是教师专业学习的重要途径。在我们倡导高效课堂的今天,如何更有效地听、评课,成为当下教师和校长们的迫切需求。本期特别呈现几种听、评课形式,希望能为一线教师提供借鉴。

 

讲述者:于  杨红菊

 校:山东省高青县第三中学

教育的本质是育人,高效课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实施;注重激发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其精神饱满、欲罢不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积极思考;师生、生生能够充分互动,合作探究讲究实效。

高效课堂的听、评课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包括观课、看课、巡课和说课、议课、辩课等。高效课堂听、评课,整体上更关注学生、关注过程、关注生成、关注状态。

 

巡课:如今,大多学校都建立起了完善的巡课制度,有分工、有检查、有表扬,也有奖励。巡课制度对教师应该完成、应该怎样完成、应该何时完成等常规工作做出明确规定。巡查教师是否能做到提前候课、是否备教一致、是否有体罚和变相体罚、是否在课堂上接打电话、脱岗或中途离岗等违规违纪现象;巡课者也能了解学生在课堂的表现、了解师生、生生互动和学生思维的活跃程度,还能了解到教师日常行为规范和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情况,便于扬长避短,提高实效。

【镜头一】

美术课上,由于模具不全、学生练习的素材不够规范,再加上网络不能全面开放,制约着学生动手、动脑,影响了课堂实效……此情况恰好被巡课的校长发现,通过与教师交流,了解到情况后,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领导巡课,有助于及时了解教师所难、教师所需,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镜头二】

地理课上,学生们正在积极地分小组活动:有的在设想1万年后,地球的海陆分布是怎样的;有的在看图讨论地中海为什么将会消失;还有的在转动着地球仪,发表着见解……

巡课,也有利于发现和了解学生的表现,看看学生怎么倾听、怎么合作、怎么学会解决问题,等等。如何让学生在学校得到幸福感,成就快乐校园生活,在巡课时要关注学生的表现,关注思维的积极程度、关注课堂的生成和情感的体验。通过巡课,捕获真实、有效的信息,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利于师生生命发展的策略。

 

议课:评课和议课的不同,我觉得就是“标点符号”的差别。评课是“这节课符合高效课堂的标准”,议课则是“对待课堂上的某个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评课用句号是对课做出评语、判断,而问号则是致力促进对话和思想交流,它追求参与者在相互了解,共同商议中寻求创造共同的未来。

【镜头一】

一位语文老师执教的《诗歌教学》公开课的议课片段:

主持人:各位老师,我们来讨论一下韩老师执教的《诗歌教学》一课。(议课是本着一种平等交流的态度进行磋商,所有的参与者都有平等质询权利,没有谁的意见有被免于质询和被讨论的特权,所有的意见都必须面对平等的较量。)

教师1:我觉得教师很好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他们搜集的诗歌材料很广泛。(议课议的不是课,而是课堂的过程、状态与生成。)

教师2:教师在课堂上是不是对学生的诗歌朗读指导少了点?韩老师,你说呢?(转向具体的时空问题:“课堂上,教师的指导怎样才恰当、准确?”通常的评课是教师先说课,再有其余参与者点评。议课则需要充分尊重授课者的意见,双方是在平等、协商、交流的基础上进行的。)

授课老师:是呀,指导少了点。学生在诵读诗歌时只把握了思想感情,在感悟人生方面有点欠缺。(对于是否多引导,该如何引导的问题,授课者都无需做出正错之分,也无需同意标准,可以有针对性地选择、借鉴和引用。)

 

课堂具有无限的丰富性和生成性,以及由此产生的多样可能性。在课堂面前“我未必正确,正确的方法也未必只有一种”。

议课要围绕一个焦点,“假如让我来执教,我该如何处理?”让参与者围绕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交流和反思。议课者不能置身于课堂时空之外,要从实践角度、操作的角度思考问题,不仅要提出问题、预设问题,而且要思考如何解决问题等。

总之,观课、议课是参与者相互提供教学信息,共同收集和感受课堂信息,在充分拥有信息的基础上,围绕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对话和反思,以改进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教师研修活动。主要适用于日常的教研和教师培训活动,学校是最适宜的场所,教师是其中的主体和主角。日常性、普遍性、一线老师主体参与,这既是观课、议课的主要特点,又是它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